下载此文档

唐诗宋词选读之燕歌行.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厘详深词选
具贵任公司
燕歌行
知识链接
其边塞诗
其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
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
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
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
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
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其边塞诗特点
其题目:征、塞、军
其自然意象:烽火、狼烟、孤城、胡雁、鹰夕阳、大漠、
长河、长城、边城、胡天
兵器工具:马、宝剑、铠甲、
其民族:胡、匈奴、羌、单于
其地名:燕然、关山、楼兰、狼山
其音乐:胡笳、羌笛、关山月
其基础感情:
其1、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其2、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其3、同情将士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
酷艰辛
其4、对朝廷黩武开边的不满;
其5、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其6、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其7、讴歌边关将士爱国情怀,表达必胜信念
知人论世
其(一)作者简介
其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蓓
(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
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髙常侍。于永泰元
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其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
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雄浑悲壮”
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
浑厚古朴。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
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其诗笔
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读诗歌,整体感知
其1、诗歌以什么顺序写了那几件事?
其时间顺序;
其(1)受印出征
其(2)战败被围
其(3)戍边死斗
二读诗歌,理解诗意
其燕歌行
高适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
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
算汉家烟尘在东北,残忍之边贼
算汉将辞家破残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
其男儿本自重横行,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
其天子非常赐颜色。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
其攒金伐鼓下榆关,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
其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
其校尉羽书飞瀚海,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
其单于猎火照狼山。已到我狼山
再读诗歌,鉴赏出征
其1、诗歌前八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
用?
其2、赏析“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炼字艺术
其诗歌前八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其(1)边疆战火,点明出征的原因
其(2)将军得宠而骄,为下文战败埋下伏笔;
其(3)出征时浩荡威武,与下文战败形成对比
其(4)军情紧急,营造紧张氛围。
其赏析“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炼字
艺术
其(1)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一个“飞
”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其(2)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一个“照
”字运用夸张手法,营造了战争的紧张氛围。
其山川萧条极边土,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
其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
其战士军前半死生,声里夹风雨。
其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
其大漠分秋塞草腓,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
其孤城落日斗兵稀。
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
算身当恩遇常轻敌,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
力尽关山未解围。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
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
破除匈奴围。

唐诗宋词选读之燕歌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2.26 MB
  • 时间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