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俗艺术与陶瓷装饰的相生性.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7-0139—02 ±奎蔓:堂塑型茎查亘窒翌!兰篁:塑璺篁!!!塑n HUNDRED SCH00LS INART一民俗艺术与陶瓷装饰的相生性①熊青珍(嘉应学院美术系,广东梅州514015) 摘要:民俗艺术对陶瓷装饰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民俗艺术为陶瓷装饰提供丰富的装饰素材,陶瓷装饰Y,.-iq-,V,.民俗艺术中获的题材内容进行艺术化设计处理。正确地认识、了解陶瓷装饰中所包含的深刻民俗观念,考察一定的民俗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强化陶瓷装饰中的民俗倾向,加深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认识,是推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关键词:陶瓷;民俗;艺术;装饰;价值中图分类号:JS34l。8 文献标识码:A Interaction Between Folk Art and Porcelain Decoration XIONG Qing—·zhen 陶瓷装饰的题材与内容充分反映着民间习俗的各种事象。民俗艺术为陶瓷装饰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陶瓷装饰又以多种形式将民俗淋漓尽致地表现。民俗从题材、内容上制约着陶瓷装饰,陶瓷装饰也承载了一定的民俗催生功能, 甚至成为民俗生成、开展和延续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正确地认识、了解陶瓷装饰中所包含的深刻民俗观念,考察一定的民俗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加深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认识,在现代陶瓷装饰领域将民俗文化巧妙地加以运用和充分地展现, 对今天研究陶瓷美学与民俗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一、陶瓷装饰对从民俗艺术中获得的题材进行艺术化设计处理民间文化生活和民俗艺术活动对陶瓷的大量需求,为陶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饮食活动中要用的餐具、茶具、酒具,宗教祭祀中需要的香炉、烛台,花机,文化活动中使用的笔筒、笔架、瓷砚、笔洗印盒,陪嫁用的“喜”字坛,和合器等等,都是民间风俗中不可缺少的用品。陶瓷装饰中的题材多数取材于民间习俗,这些题材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吉祥幸福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利用了民间信仰中神灵的原型意象,渗透到无意识的层面进行创作,无论对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是乐于接受的,又丰富、充实了民俗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情境。在历代的陶瓷装饰中,有很多作品描绘了丰富、生动的民俗艺术。无论是青花还是以釉上彩表现形式的陶瓷装饰作品,都是将民俗内容外显化,表现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艺术,如“八仙庆寿”、“岁寒三友”、“南极仙寿”、“四君子”等等, 他们往往不是视觉印象的直接复制,主要通过装饰的线条美, 以概括的手法使物象理想化。他们采取简化、夸张、分解、重组等艺术手法进行创新,运用粗细、疏密、点线等笔法来表现各种艺术意匠。一笔之下有刚柔、虚实、浓淡、轻重之变化运笔之法有中锋和顺、逆、拖等不同。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装饰语言,有着感人的艺术吸引力,正如陶瓷青花装饰中的“三星”,平易近人,笑口常开,与年画中神态庄严的“三星”不同,使人们感到很亲近。“三星”中,“寿星”的形象尤为百性喜爱。在大“寿”字中间画上一个笑容可掬的“老寿星”,就是“寿上添寿”,“寿星骑鹤”、“松鹤祝寿”,洋溢着祥和的气氛。有的还用优美的图案线条界定画框等,提高其艺术品质,最大限度发挥了艺术家们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念去把握形象的整体安排,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在大大小小的画面之间的关系中,以装饰的手法增加陶瓷装饰

民俗艺术与陶瓷装饰的相生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xlw20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