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溪巴赫》教案样稿样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 溪 巴 赫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备课人:高建龙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学习作者借助意象塑造人物写作方法。
品味本文轻灵、诗化语言风格,体会多个修辞手法利用。
2、过程能力和方法
体验散文阅读鉴赏、探究过程,培养自主阅读现代散文方法
学会抓关键句来了解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巴赫及其音乐艺术伟大之处,学习利用音乐艺术陶冶情操。
关键和难点
1、关键:了解 “小溪”意象内涵,即小溪和巴赫联络。
2、难点:学习作者将“小溪”、巴赫、巴赫音乐相融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印发自学材料《巴赫不是小溪》,了解巴赫生平。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1. 老师导入:
播放巴赫《G弦上咏叹调》,这首充满诗意委婉动听小提琴曲是德国小提琴家威廉汉姆编写,此曲一经上演便立即著名遐迩,广受大众欢迎,但真正作者,并不是威廉汉姆,追溯渊源,其始祖原来是一个世纪以前德国作曲家巴赫。多少年来,这首《G弦上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旋律加上G弦特有浑厚、丰满音色,成为不朽杰作。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诗品如人品”,一样,一个音乐作品也同作曲家品格息息相关,那么巴赫是一个怎样人,她作品何以成为不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赫,感受巴赫音乐和她人格魅力。
2. 学生自学《巴赫不是小溪》,了解巴赫生平。
二、新课教学
(一)自学互帮
1、 学生朗诵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利用工具书,积累字词(音、形、义)(学生写在互帮显示板上,交流、订正、补充)。
如: 三缄其口 钩稽 仆仆 干涸 一曝十寒
肆意 狂放 脖颈 静谧安详 氤氲
3、请同学朗诵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求用简练语言概括:
(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关键写了巴赫音乐尤其是其精神对后世影响,表现了巴赫不以夺目标光彩示人谦逊、质朴品格。
(2)表示了坐着怎样思想感情?
明确:表示了作者对巴赫敬仰和赞美之情。
4、《小溪巴赫》这个题目标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明确:小溪一样巴赫。巴赫像小溪,巴赫音乐像小溪 。
5、为何说巴赫和巴赫音乐像小溪一样呢?
(1)小溪特点和巴赫音乐特点、巴赫性格特点分别是用哪些句子联接起来?
(捕捉筛选关键信息,抓住关键句子、关键段落来品味进而去了解内容,是学生应含有阅读能力之一,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
明确:“这才是小溪性格和品格。这才是巴赫性格和品格”;“ 这就够了,这就是小溪伟大之处。”
接着让我们抓住这些关键性句子一起来看看巴赫和小溪到底有怎样联络呢?
(2)分析“这就是小溪意义吧?”,“这”指是什么?(散读5、6段)
明确:小溪:弱小、潺潺、不起眼,却埋没不了、常绿常青,永葆活力。
小溪即巴赫及巴赫音乐,由此我们可见巴赫音乐如同小溪一样含有怎样特点?
明确:巴赫音乐年代越久,魅力越强。巴赫音乐一开始不为人注意,但以后其魅力却成为不朽。

《小溪巴赫》教案样稿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