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用地评价
(一)工程地质
1、区域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临海市区属浙东低山丘陵区中部的断陷堆积盆地。市域北为天台山,南为括苍山,临海盆地位于其间,灵江自西北而东南横贯全市。市域内山脉多为南西—北东走向。
临海市区属冲—海积平原,—,—。市区平原零星分布有残丘,高程一般在150米以下。市区东侧,北有大田港,南有义城港汇入灵江,义城港汇入段下游的灵江河段称为庙龙港峡谷,,河宽200—400米不等。
(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白垩系下统馆头组、朝川组杂色陆相沉积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冲—海积堆积场,以淤泥质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含泥沙砾石等为主,厚度50—100米。其中,凝灰岩主要分布在大田、城西、城郊等地,紫红色粉砂岩分布在大田等,含砾亚粘土、杂色淤泥质亚粘土等分布在灵江两岸、城郊山间盆地。
(3)地质构造与地震
测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中温州—临海拗陷的黄岩—象山断拗中部。区内构造活动以断裂为主,褶皱基本不发育。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二)洪涝灾害
临海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灾害性天气频繁,各种灾害中,涝灾特多,多出现在夏秋暴雨季节。由于始丰溪和永安溪集雨面积大,主流长度相近,洪水期间洪峰几乎同时到达三江村,使灵江骤纳双倍洪流,水位猛升;加上城南庙龙港口狭窄,洪水宣泄不畅;再遇上潮汐顶托,遂出现洪水泛滥,“天仙配、大田会”,向为历代“难治之症”。
(三)地基承载力
根据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城市防洪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0、10)在东大河、白塔寺、大寨河、洋头河等地勘探结果,城区地基承载力大致如表8—1。其中,粉质粘土层等承载力大于130Kpa,适合于多层民用建筑的天然地基;V层含泥砂砾卵石、V1层弱风化基岩,性质好,可作为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桩基持力层;IV1层粉质粘土、IV2层含泥粉砂和V层含泥沙砾卵石性质较好,整体厚度大,可作为桩基持力层。
表2—1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一览表
土层代号
土层名称
承载力fK(KPa)
I
填土
100—110
Ⅱ
粘土
80—100
Ⅱ2
粉质粘土、粉土互层
120
Ⅱ
粉质粘土
130
Ⅲ0
淤泥质粘土
65—80
Ⅲ1
淤泥质粉质粘土
65—70
Ⅲsil
淤泥
50—60
Ⅲsis
粘质粉土
130—140
Ⅲspr
含砾砂
130—140
Ⅳ1
粉质粘土
130
Ⅳ2
含砂粉质粘土
130
Ⅳ2
含泥粉砂
120
Ⅴ
含泥砂砾卵石
250—300
Ⅴ1
强风化基岩
500—600
Ⅴ1
弱风化基岩
1500
(四)用地综合评价
临海用地综合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坪标高与防洪排涝问题。按规划人口50万人计,临海属中等城市,按城市防洪设计要求,应达到50年一遇标准。但鉴于城市按江北、江南组团式布局,江北人口有40多万人,江南只有8万人,可以采用分区设防办法,江北古城、大洋、大田片和江南按50年一遇标准,钓鱼亭片可采用20年一遇标
临海用地选择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