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电商平台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大数据基因的特点,在供应链金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定性分析中的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企业偿债、盈利能力是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此外,企业信用政策与外部变量如核心企业状况、行业环境等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电商平台 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固定资产少、财务状况不清晰、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企业通常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的问题。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电商平台利用其自身技术优势与大数据基因特点,将供应链金融落实于整个资金链与物流业中,在金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商平台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某一环节出现风险极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分析主要是从信用风险、业务操作风险、抵押资产风险、物流监管风险和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风险几大方面入手,对电商平台运作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较少,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由于国内供应链金融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汽车、化工、煤炭、钢铁、医药等行业,本文以汽车行业和通信行业的核心企业为切入点,构建了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除了对融资企业自身条件进行考察,还将核心企业、质押物、行业风险纳入考量范围,从而更为准确地识别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对促进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电商供应链金融研究
国外电商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重点是融资模式,通常以核心企业为研究焦点。在融资模式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orning(2001),他认为企业能够借助B2B电商与金融机构结为联盟,实现快速、简化和高效的融资。另外,Chen(2012)表明线上的融资模式在交易速度与交易规模上都优于传统模式,提出了一种网络融资模式以实现中小企业的顺利融资。
同时,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也存在着一些进入壁垒。Ndayizigamiye(2014)发现影响企业是否采用电子商务的关键性因素主要在于相对优势和兼容性,特别是能否加强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能否提高国际化程度。Liu(2014)指出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强度取决于应用或执行电商的水平以及程度。Gomez(2014)指出相同的产品下,电子商务的成本更低,但由语言差异导致的相关契约与谈判时间成本会增加,最后指出跨境支付使用率以及灵活性增加一倍,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七倍。
(二)国内电商供应链金融研究
国内电商供应链金融更倾向于研究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融资问题。国内的许多研究考虑到了大数据与供应链金融的联系与促进作用,如刘炎隽(2015)借助大数据背景,对第三方电商与物流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详细的论述。方秀丽、吴灼亮(2016)从大数据背景及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大数據对B2C电商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影响,探讨大数据环境下融资对象的不同带来的融资服务的不同。
业内对于融资模式创新的探讨同样是主流的研究方向之一。徐锦波(2018)指出海外仓模式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建设和使用海外仓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物流问题。李娟等(2012)提出了“云仓模式”,即借助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形成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屠建平(2013)在BMB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商BMB融资模式。吴义爽(2009)借助博弈方法分析“网络联保”的创新模式,表示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当中,对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陶强(2012)借助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从平台、物流企业等多个视角提供风险控制的措施。郭菊娥(2014)以分析B2B发展模式的风险因素为基础,从准入条件、责权界定、风险预警及风险补偿等方面向银行提出应当加强风险控制的意见。陶海鹏、马树建(2017)通过建立各方的风险收益模型,分析电商、银行同时为融资企业提供融资时的利率决策,研究表明风险规避程度的高低影响利率的大小,电商会从零售商风险与供应商收益两方面来衡量利弊,制定合适回购策略。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