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 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XX年
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 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 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 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 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 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 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 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 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 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 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 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 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 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 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 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 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 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 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 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 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 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本质要求。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 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 “发展才是硬
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 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 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 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
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 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 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 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 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 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 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 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 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 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 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 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 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 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 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 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 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 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 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 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 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 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 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 21世纪的发展,
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
优秀: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