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本章学习要点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的方法
•熟悉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相关制度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
•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有关内容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 搬运、使用或者储存 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 和设施)。重大危险源存在于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上,是危险物 品大量聚集的地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而且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将会对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比较大的损害。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不同类型的认定标准为: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以某物品的实际量除以临界量的值为元素, 将所有危 险化学品计算元素相加大于 1,即构成重大危险源。即:单元内存
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 6-1、6-2(详见下文附表)规 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危险化 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1)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 2确定
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监界量确定
表6-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T)
1
叠氮化钡
:
2
叠氮化钡
3
雷酸汞
4
爆炸品
三硝基苯甲醚
5 「
5
三硝基甲苯
5
6
硝化甘油
1
7
硝化纤维素
10 1
8
硝酸铵(含可燃物〉%)
5
9
丁二烯
5
10
二甲醚
50
11
甲烷,天然气
50
12
氯乙烯
50
13
易燃气体
氢
5
14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50
15
一甲胺
5
16
乙炔
1
17
乙烯
50
18
氨
10
19
二氟化氧
1
20
二氟化氮
1
21
二氟化硫
20
22
氟
1
23
光气
「
24
环氧乙烷
10
25
甲醛(含量> 90%)
5
26
毒性气体
磷化氢
1 :
27
硫化氢
5
28
氯化氢
20
29
氯
5 :
30
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
20
31
砷化三氢(胂)
1
32
锑化氢
1
33
硒化氢
1
34
溴甲烷
10
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T)
35
苯
50 :
36
苯乙烯
500
37
丙烯
500
38
丙烯腈
50
39
二硫化碳
50
40
环乙烷
500
41
易然液体
环氧丙烷
10
42
甲苯
500 :
43
甲醇
500
44
汽油
200
45
乙醇
500
46
乙醚
10
47
乙酸乙酯
500
48
正乙烷
500
49
易于自然 的物质
黄磷
50 「
50
烷基铝
1
51
戊硼烷
1
52
遇水放出
电石
100
53
易燃气体
钾
1
54
的物质
钠
10
55
发烟硫酸
100
56
过氧化钾
20 :
57
过氧化钠
20
58
氧化性 物质
氯酸钾
100
59
氯酸钠
100
60
硝酸(发红烟的)
20
61
硝酸(发红的烟的除外,含硝酸〉70%)
100
62
硝酸铵(含可燃物w %)
300
63
硝酸铵基化肥
1000 「
64
有机过
过氧乙酸(含量》60%)
10
65
氧化物
过氧化甲乙酮(含量》60%)
10
66
丙酮合氰化氢
20
67
丙烯醛
20
68
氟化氢
1
69
环氧氯丙院(3—氯一1, 2—环氧丙烷)
20
70
环氧溴丙烷(表溴醇)
20 :
71
甲苯二异氰酸酯
100
72
毒性物质
氯化硫
1
73
氰化氢
1
74
三氧化硫
75
75
烯丙胺
20
76
溴
20
77
乙撑亚胺
20 :
78
异氰酸甲酯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