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1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2
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1、食源性疾病,这是当前世界食品安全领域里最突出的问题。
食源性病原菌依次为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葡萄球菌以及肉毒梭菌。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3
“凉拌螺肉”为“福寿螺”
23名消费者在一家名为“蜀国演义”的酒楼食用“凉拌螺肉”后,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属于脑膜炎一种,5人症状严重,这是北京首次发现该病例。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4
管圆线虫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 “福寿螺”。 由于凉拌螺肉大多被广州管圆线幼虫污染了,再加上生吃或半生吃,造成这种病症是必然的。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5
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2、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和农药、兽药的滥用和残留。
违法使用剧毒鼠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违法使用瘦肉精等饲料添加剂。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6
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7
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3、违法生产劣质食品及滥用添加剂。
使用不合格的原料生产食品,如“人造蜂蜜”和 “阜阳奶粉”。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8
甜蜜的事业”也苦涩”
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发现,在湖北武汉的一些超市里,一些“特价”蜂蜜每瓶( 1公斤)只售10元左右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9
经调查。原来是蜂蜜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添加了“白蜜”即“人造蜂蜜”糖浆,这种糖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生物技术发酵转化而成,其外观、甜度、口感和蜂蜜极其相似,但没有天然蜂蜜所特有的营养滋补价值。
2020/11/27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10
专家介绍说,现在蜂蜜造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是用白糖加水加硫酸进行熬制:有的直接用饴糖、糖浆来冒充蜂蜜;有的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
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假蜂蜜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可言,而且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