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平山访驾庄墓地M8发掘简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平山访驾庄墓地M8发掘简报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1998年,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河北省平山县访驾庄村发现的9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其中M8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为丰富,为战国晚期中山国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文得到中国人民大学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号:12XNI011
  1998年7月,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和中山国文物管理处的配合下,对施工范围内的访驾庄墓地进行了发掘。
  访驾庄墓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乡访驾庄村北,南距战国中山国灵寿城城址北城垣约1公里(图一)。发掘区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此次共发掘了9座东周时期墓葬(编号为 98PFM1—98PFM9,简称M1—M9)(图二)。
  该地地层分为耕土层和后期垫土层两种,耕土层厚20~30厘米,垫土层多为晚期耕种时垫的土,厚70~100厘米,此次发掘的墓葬均开口于这两种地层下。
  M1—M9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有被扰乱痕迹。墓内填土经夯打,其中2座墓(M3、M4)内有积石。除M9有石椁外,其余墓葬的葬具均为木质,随葬品多寡不一。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为泥质灰陶或灰黑陶,多素面,纹饰以凹、凸弦纹为主,还有少量压光暗纹;以鼎、豆、壶为基本组合。此外,还出土有铜器、玉石器、骨蚌器等随葬品。
  其中,M8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为丰富,本文仅对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其余各墓出土情况见附表。
  一、墓葬形制
  M8位于访驾庄墓地西端。开口于耕土层下,,墓向65°。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被轻微扰乱,墓内填土经夯打。,,。葬具为一棺一椁。,,高1米;,,。棺内有人骨一具,腐朽严重,从残迹看,墓主为直肢葬,头向东北。墓主人头端棺椁之间放置有8件陶器包括鼎3件,盖豆2件,壶2件,匜1件;南侧棺椁之间放置有1件铜戈,1件铜车饰,1组玉璜,1件石饰件以及200余枚骨贝。脚端的棺椁之间还葬有一人,头向西北,仰身,面朝墓主人,下肢略屈,其头部右侧放置石圭1组(图三)。
  二、出土器物
  M8共出土随葬品14件(组),有陶器、铜器、玉石器和骨器,大多残损严重,现介绍如下。
  。
  鼎3件。均为泥质黑灰陶。盖为覆钵形。鼎身子母口,口内敛,两侧有外撇的长方形附耳。弧腹,圜底,三柱形足。M8∶6,腹部饰2周凸弦纹。,(图四,1)。M8∶7,口沿下饰1周凹弦纹。口径18厘米,(图四,2)。另有一件残损严重,不可复原。
  盖豆2件。均为泥质灰黑陶。盖为覆钵形。豆身子母口,口内敛,弧腹,圆柱状长柄,喇叭口形底座。M8∶1,盖中部饰2周凹弦纹,豆盘腹部饰4周凹弦纹。,口径16厘米,(图四,

河北平山访驾庄墓地M8发掘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