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简报数学第三期样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师远程研修
课程简报(数学)
第三期
第三期
主编:佛三存
责编:鲁国寿
11月15日
阅读导航
★教授寄语 ★热点聚焦
★研修动态 ★研修小说
★出色作业 ★在线研讨
★教授引航 ★出色链接



从学生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数学知识展开次序,进行教学设计,使其符合学生年纪特征、认知心理和数学内在逻辑规律,让学生在有个体经验支持数学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基础概念、原理及其内在关系,掌握基础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数学地思索和处理问题,在有限时间里取得最具迁移力东西,形成对一生含有连续影响力数学爱好、探究精神、思维习惯和学科素养。
优异老师是实现教育理想前提和保障。优异老师应该含有:一、含有深厚专业知识,包含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等;二、含有较高课程组织实施能力,包含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和评价能力等;三、含有充盈教育情怀,包含关爱生命、人文情怀、教育理想等。
(李红婷)
【返回首页】

学生认知分数四个“关口”
李红婷:“分数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关键,怎样认识分数意义,是老师们普遍关注问题。
何仲秋:对分数意义教学,我一直在思索:学生认识分数经历一个怎样过程?假如我们能够回复这一问题,教学针对性无疑就会大大增强。
李红婷:先谈谈您现在认识吧。
何仲秋:在小学数学中,对分数意义认识被分成了分数初步认识和分数再认识两个阶段。
第一个认识阶段是“从整数到分数”,安排在小学三年级,这是学生认识分数第一难关。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给两个人时候,每人分得结果是这个物体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是生活语言,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是不难了解。
李红婷:从认识1/2出发,借助实物和图形演示,有利于降低学生认知难度。类似例子,能够让学生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数,用分数来表示。
何仲秋:第二个阶段分数再认识,安排在小学五年级,这是学生认识分数第二难关。
李红婷:您认为,这个阶段学生对分数认识提升关键表现在哪儿呢?
何仲秋: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是基于平均分一个对象,对均分以后部分和整体之间关系表述。不过,一个完整分数概念并不仅限于此。
图:
上述三个图中阴影部分全部能够用1/2来表示,为何?
学生了解这三个图难度是依序递增。半个是一个二分之一,一个是两个二分之一,两个是四个二分之一,这个学生不难了解,不过真正了解全部能够用1/2来表示就不是这么轻易了,为何?一是因为后两个图没有看到分,再就是分得结果,每一份量数为整数,干扰了学生对分数实际意义了解。
当单位“1”内涵扩展为一个整体时候,实物和图形便仅做为一个个体了,而不能再考虑它具体属性(诸如大小、形状等)了。
李红婷:确实,当从多个物体,取出其中多个物体,用分数来表示部分和整体关系时,这里,取出是“整数”个,结果却用“分数”表示,轻易造成学生认知上困难。能够考虑在上面最终一个图旁边,做一个由两个染红圆形组成集合,这么用来
1/2表示部分(取出部分)和整体关系,这么就直观易懂多了。
何仲秋:这个措施不错。另外,老师们对“平均分”有时感觉不强调不行,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但有时候过于强调平均分,也轻易造成学生认知上障碍。比如,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每个苹果占总数1/8。在这里,假如再强调“平均分”,可能轻易引发认识上混乱,这里就不应再考究这些苹果谁大谁小了!
李红婷

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简报数学第三期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5.79 MB
  • 时间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