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学的互文性和“无事乱翻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文学的互文性和“无事乱翻书”从小就养成了“无事乱翻书”的阅读习惯,至今没变。只是随着读书经验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增长,现在的“乱翻书”比起当年要进步了许多。少年时代乱翻书往往出于好奇,觉得有趣的书都想看看,而激起好奇心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有时候是因为书的封面、装帧或插图,有时候是因为书名、作者名、甚至书中某个人物的名字, 在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道听途说,“久仰”其名让我有了想把某本书找来翻翻的欲望。到了文革时代,能读什么书几乎完全取决于机遇;记得在农村当知青的时候,一本不知道怎么到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三卷,因为没人跟我抢,也让我来来回回地翻了几遍……总之,那个时候的“乱翻书”是“乱”在盲目性上,属于不怎么挑剔也没有挑剔标准的乱七八糟的“乱”。也正因为如此, 许多书都看的虎头蛇尾, 甚至半途而废。成人以后的“乱翻书”少了盲目性却多了随意性,“乱”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上, 看书既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 也不受所学专业的限制,要看哪本书完全取决于兴趣和心态,常常是跟着感觉走,只想在没有负担的阅读中放松一下心情,不期而遇的收获也因此成了乱翻书的最大乐趣。在乱翻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 喜欢读书的人好像都有这个“毛病”。比如, 美国人汤姆· 拉伯在《嗜书瘾君子》里说, 有次他在逛了一天书店之后, 买了这么一些书:《豆腐大百科》、《如果河里淌着酒》、《比力· 巴德》、《一万四千件开心事儿》、《人生该明白的事,幼稚园早就全教过》、《蚂蚁全书》和一本“德土字典”。抱着书回到家里,拉伯说,“我坐在地板上,宛如脱胎换骨,把书一本一本拿起来左看右瞧,然后一边吃吃地笑”。光看书名和他的这副痴迷的“傻样”,就知道这位肯定是一个喜欢乱翻书的主儿。作家老舍曾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自述”,头三条说的也和乱翻书有关。他说,“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到什么, 遇到什么, 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 使我糊涂的放下, 没兴趣的放下, 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第二, 读得很快, 而不记住。书要我都记住, 还要书干吗? ”“第三, 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 ……‘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激不尽。”到底是深谙此道的行家里手,老舍确实说出了乱翻书的好处和乐趣:由于“无事乱翻书”是一种“无主题”的随意阅读,你常常会被感兴趣的书带进一个并非刻意追求的知识领域,这不仅让人开阔了眼界,有时候还能把人带出习惯性的思路,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还会蹦出一些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想法。这方面最有趣的例子,大概就是福柯写作《词与物》的事儿了。福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被誉为“一部关于新思想的伟大作品”。可是谁能想到, 激发福柯写作这部巨著的灵感, 包括这本书所阐述的基本思想,竟然是他在一次乱翻书时,受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启发的结果。关于这件事儿,福柯自己在《词与物》的“前言”里是这么说的:“博尔赫斯作品的一个段落, 是本书的诞生地。本书诞生于阅读这个段落时发出的笑声,这种笑声动摇了我的思想所熟悉的东西……”让福柯发笑的起因,是他在博尔赫斯的作品里,偶然看到了一段描述“中国某部百科全书”对动物分类的文字,内容如下:“动物可以划分为: 1. 属皇帝所有,

文学的互文性和“无事乱翻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y_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