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超个人心理学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心理教育研究所 雷五明
1
内容提要:
.——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超个人心理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基本理念和假设
述评
2
几个问题:
此情此境你是否有“似曾相似感”?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是这么回事吗?
你相信预感吗?
科学万能吗?思想、信仰算不算力量?
请说出3-5位科学家的名字?
你听说过梦游、梦呓、鬼打桥、谵妄、鬼神附体吗?
天空、宇宙、心灵,哪个更大?
3
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力量)
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由早期生活经验和性本能决定……
伤残心理学,适合解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患者的心理。
行为主义学派
(第二力量)
还原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一系列S-R的联结,心理学应研究行为……
动物心理学,适合解释儿童、低层次人的心理。
人本主义学派
(第三力量)
重视人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需要,
主张人的自我实现……
人类心理学,适合解释成熟的人、层次较高的人的心理。
4
一、心理学中的第四力量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也被称为精神心理学、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从起源上讲,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从人本心理学中派生出来的。它的创始人本身也是人本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即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和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 1907-1976)。
5
苏蒂奇其人其事
苏蒂奇12岁(1919年)的时候,在一次棒球比赛中受伤,导致风湿性关节炎,18岁时(即1925年)全身严重瘫痪,医生认为他活不了多久。在以后50年的生涯中,他被限制在轮床(gurney)上。这是一种不同于轮椅(wheelchair)的装置,它可以调整高低和体位,但不能移动。如果需要移动,必须靠他人帮助将其架到人力的或电动的轮椅上,再推动或开动轮椅。在住院期间,一些护理人员经常与他讨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求他的忠告,这种情形持续了13年。1938年,他正式成为一个盲人社区组织的咨询师。1941年,他作为个人和团体的咨询师已经获得很高的声誉,于是他自己开业并成为专职的咨询师。
6
在二战前后的岁月里,苏蒂奇的咨询实践越来越具有心理学的色彩,他在与当事人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成长与价值的取向。1949年,通过一位当事人的介绍,苏蒂奇开始与马斯洛接触,他们很快成为亲密的朋友,并建立起持续终身的友谊。在马斯洛的鼓励下,苏蒂奇发表了《成长经验与以成长为中心的态度》(1949)一文。1958年,在苏蒂奇的鼓动下,他们创办了《人本心理学杂志》,1961年该杂志成为正式发行的期刊。同年,他们还成立了“人本心理学会”。
7
1966年,苏蒂奇又对神秘主义和东方哲学发生浓厚兴趣。这促使他与马斯洛等人一起创建超个人心理学并于1968年创办了《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尽管他在身体和财力方面面临严重的困难,但由于几位同仁的捐赠和许多人的义务劳动,使苏蒂奇出版这种杂志的设想变成了现实。1969年,他还与一些同仁共同创建了“超个人研究所”。
8
随着事业和他本人思想的发展,他决定写一篇包括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的长篇报告,这篇报告是以他个人的学术经历和思想为线索的。1974年6月,他正式开始为这项工程而进行必要的研究,并计划将其写成一篇博士论文,以此作为必要条件之一在“旧金山人本心理学研究所”申请博士学位。他成功地完成了这篇论文,并于1976年4月9日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天他就在家中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9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917年荣格在德文版的《分析心理学文集》中用过“ueberpersonlich”这个术语。这本书的英译本由Constance E. Long翻译,在《潜意识过程心理学》部分,Long将“ueberpersonlich”一词翻译为“superpersonal”。在随后的译文中便改成了“transpersonal”。
在荣格的书中,有一章的标题是:“个人和集体潜意识”。正文写道:“我们必须区别个人潜意识与非个人或超个人潜意识,我们将后者也叫做集体潜意识……”可见在荣格那里,超个人潜意识就是集体潜意识。
10
超个人心理学简介ppt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