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院: 艺术学院课题名称: 广西南宁市东方外国语学院片区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班级: 09-09 学生: 梁艳梅指导教师:黎勇日期: 日期: 2013 年 04月 28日读书地点: 家读书书名: 设计的觉醒作者: 田中一光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9-11-1 读书内容(章、节):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 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 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 以清丽优美的笔触, 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 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 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 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田中一光先生于 2002 年去世,从 02 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 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 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 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 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 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读后感: 一直在思考为何有关日本设计的书籍近年在国内如此受欢迎, 而在此书中我似乎离答案又近了一步。因为它展现的是以田中一光为代表的战后第一代日本设计师, 伴随时代变迁和发展不断实践与思考设计的本质, 以期更准确地把握人类自身价值和生活观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根植于现代设计中的理想基因被再次唤醒。一个错位的对应, 现在的中国正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是世界工厂, 我们看着日本从阵痛中走过,欣然发现他们自信地走出了一条不卑不亢的设计之路。日期: 2013 年 04月 30日读书地点: 家读书书名: 风景园林设计作者: [美] 格兰特· W. 里德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0-8 读书内容(章、节): 内容简介······ 对于设计师来说, 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园林景观设计》( 从概念到形式) 提供的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把这一转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富有成效。《园林景观设计: 从概念到形式(原著第 2版) 》中提供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图提供了概念和哲学方面的基础。里德利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形色画出最终的设计方案。读后感: 园林设计类的书很多, 但这本阐述的概念到形式的做法还是非常值得学习。在深入场地、解决现实问题之前,拥有用线条进行抽象和再现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很实用是一本直接教授“对打招数”的书。在公司构思方案的时候速速的读过两三遍, 觉得还是有空的时候仔细的推敲一下比较好( 临时抱佛脚了)。此书的逻辑清晰明了,至于能不能立马就转换成自己的东西这个... 要在设计中多感受了。日期: 2013 年 05月 01日读书地点: 图书馆读书书名: 人性场所作者: (美) 克莱尔· 库珀· 马库斯等编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10-1 读书内容(章、节): 这本书分城市广场、邻里公园、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老年住宅区户外空间等部分, 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美学目标必须与生态需要、文脉目标和使用者三方面取得平衡并相互融合。读后感: 这本书出色的地方是它关注了公共空间的各个层面, 而不是一个层面, 比如不是只有抽象的空间形态和比例的讨论, 它还关注引导控制, 不是只有设计师的形式色彩材料的视野, 它还关注人的行为和活动, 有相对完整的视野框架。而且不是一种完全的抽象理论纲领和愿景的书写, 通过具体的案例的讲述分析, 对具体的问题的批判和解决,梳理了各个层面,达成一种良好的理解的可能。视野框架方面提出了公共空间的愿景, 它的基本模式, 它的目标, 它从欧洲的高密度历史格局城市中转移演化到美国城市中的特殊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层面,如规划和法规的控制和引导的可能, 法学和产权上的界定, 管理的模式, 空间的形态和设计,行为学和目标群需求,社会交往,环境质量控制,色彩和材料以及设计, 气
设计类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