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南昌市高三
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1
A渍jì—zì
B乘chènɡ—chénɡ
C瘙sāo—sào
B婉—惋
C佳—嘉
D弊—敝
2
黯淡,指色彩方面;
暗淡,可指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
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
或是……或是……,表选择关系。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
3
A不合逻辑。“久负盛名”不是产品的特点;
B句式杂糅。将“坚持”改为“以”,或去掉“为指导”;
C重复赘余。“考试”和“统考”重复,可删去“全国统考”。
主要从把握逻辑顺序入手。
先承前从⑥“认识层面”和③“心理层面”解释“理解精神”,然后⑤①作小结。接着从外国④到中国②⑦进行举例分析。
高老太爷临死前答应了不再强迫觉民的婚事,觉民最终取得了抗婚的胜利。
4
7.B
A“生产原料主要是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有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
C“可以实现减少96%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有误。原文是说“有望减少”。
D“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生物能源”。
8.D
A“第二代生物燃料可以直接用于汽车”有误。原文说“汽车发动机不需要改造就可以直接使用掺入了生物乙醇的汽油或柴油”。
B“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实际生产成本已大幅度下降”有误。原文末段说“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实际生产成本还是一个重要的未知数”。
C“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催化酶技术”有误。原文说“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而不是“催化酶技术”。
9.C
属强加因果关系。依据原文,“当前国际研究的重点”是“以纤维素为主要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究,其主要出发点也不是环境保护。
5
访:咨询
A于是、就,副词/趁机,介词;
B用来,连词/凭据、依据,介词;
C他,代词/到,动词;
D在,介词
A项②句没有表现切直;
C项①句没有表现聪明;
D项②句没有表现切直。
6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评分要求
按关键词和大意给分
(关键词译出,而大意错误,酌情扣分)
7
2013年3月南昌市高三
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古诗文阅读)
8
(1)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4分)
答案:我探寻了许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积年”、“晓”、“吾子”、“见还”各1分)
得分点解析:
积年——许多年、很多年、多年
晓——通晓、明白、看懂、知晓
吾子——您、你
见还——还给我、还回来
9
答题示例:
我探寻这本书很多年了,尚且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你要试着加以研读探求,为什么这么快书就被还回来了呢?(4分)
我多年寻找这本书,还是不知它在哪里。我的儿子试着另外想办法去找,(你)怎么一下子就找到它了?(1分)
10
南昌市一模古诗ppt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