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九校郭远光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 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 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 创设情境”是教
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 面就 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 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 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 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 买菜
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 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 本课还创设了 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 你
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 ”,使学生产生 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 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 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 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 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 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 避免停留在 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 积的近似值”的应 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
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 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 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 “哪种结果更合理 ”上。从而在讨论合理 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 “积的近似值 ”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 “有 价值的数学 ”。在例 5 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 :其一,举出老师生 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 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 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 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 3 个商场的价目 表,让学生设计购买 3 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 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 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坪山九校 郭远光
“连乘、乘加、乘减 ”是“小数乘法 ”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或乘 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 教材选择了 “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 ”这一 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 设计了“用 100 块瓷砖来铺, 够吗? 110 块呢? ”的问题情 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 解题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