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中山一院黄埔院区消化科 林丽琴
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
是指曲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病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临床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胃癌,少见病因有食道炎、胃炎、血液病及尿毒症等。
病因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和损伤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物理性损伤,如器械检
查、食管异物或放射性损伤;食管化学性损伤,如强酸、强碱或其他化学品引起的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胃术后病变,如吻合口溃疡、吻合口糜烂及残胃癌等。
(3)空肠疾病 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空肠Crohn病。
病因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肝硬化
(2)门静脉阻塞
病因3、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
(4)结缔组织病 SLE
(5)应激性溃疡 严重感染、休克、创伤、手术、精神刺激。
(6)急性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暴发性肝炎。
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休克早期: 头昏、心悸、乏力、出汗、口渴、晕竭等。脉搏细速、脉压变小,血压可以正常甚至偏高。休克中后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皮肤湿冷,体表静脉塌陷;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心率加快至120次/分以上。尿量少或无。
3、发热 多数病人在出血后24h内发热,℃
4、氮质血症 分为肠源性、肾前性和肾性氮质血症。 血尿素氮多在出血后数小时上升,24-48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
5、血象 早期:血液浓缩,3-4后,组织液渗入血管,血液稀释。
出血量的估计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5-10ml/日出血量
黑便 50-100ml/日出血量
呕血 胃内积血量达250-300 ml
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000ml,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HB(血红蛋白)的正常异常值
贫血的严重程度
血红蛋白浓度
临床表现
轻度
>90g/L
症状轻微
中度
60-90g/L
活动后感到心悸气促
重度
30-59g/L
静息下仍感心悸气促
极重度
<30g/L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治疗要点
一、一般抢救措施: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
二、补充血容量 立即配血,可先输入平衡液或糖盐、右旋糖酐或血浆,以尽快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最好保持Hb90-100g/L。
三、止血(药物止血/三腔或四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手术治疗 )
护理评估
一、病史
1、出血诱因,既往病史;2、呕血与黑便情况,伴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