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模具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经过一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后,进行冷冲压毕业设计。此次毕业设计把前面所学的知识揉到一块,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毕业设计。此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垫圈复合模具设计。我大致分以下六步完成。第一步分析该制件冲裁工艺,第二步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第三步工艺计算,第四步拟定工艺过程卡片,第五步工作零件设计,第六步设计模具总体机构及绘制相应的零件图。通过本次设计,使我能把在平时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会合理的查阅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相关手册,来完善设计工艺过程中的相关设计参数,来保证设计与制造工艺编制的完善性,并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力求完美。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设计当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毕业设计内容精练,表述清晰易懂,绘图制造的通用性,也为我们以后从事模具相关设计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老师批评指正。编者目录前言 1 、设计任务书……………… 1 2 设计指导书……… 23 、工艺计算部分……………… 4 垫圈冲裁工艺分析 垫圈结构形状分析……………… 4 垫圈尺寸精度分析……………… 4 垫圈材料分析………………… 4 垫圈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5 垫圈工艺计算 排样图设计…………………… 6 计算材料利用率………………… 7 计算冲裁力、初选压力机……… 7 定凸凹模间隙…………………… 7 确定凸、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7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8 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 8 垫圈工艺过程卡片………………… 9 垫圈复合模具工作零件设计 冲13 .0022 ??孔凸模设计……… 10 ???孔凸模设计……… 10 凸凹模设计…………………… 11 落料凹模的设计…………… 11 4 、模具结构部分 模架选择 角导柱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四角导柱模架……………………………… 12 后侧导柱模架……………… 12 定位方式 挡料销……………………… 13 始用挡料销………………… 13 出件方式 推件装置有刚性卸料和弹性卸料两种……………………………………… 14 顶件装置…………………… 14 卸料方式 固定卸料装置……………… 15 弹性卸料装置……………… 15 废料切刀…………………… 15 模具总图和模具零件图………… 15 后记………………………………… 16 参考文献……………………………… 17 三、工艺计算部分 2 图 1制件 冲裁件工艺分析 冲裁件的结构尺寸该零件结构简单,外形结构对称。在冲裁时零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之间均受模具强度和冲裁质量的制约,为了避免冲孔时凸模受水平推力而不被折断,所以孔与边缘最小距离应大于最小允许尺寸( 1~ )t,即最小值 mm tc25 .2~)~1(?????,满足冲裁要求。 冲裁件的精度分析从图上看公差等级均不高于 IT11 级经济精度。通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3 —2 知道零件的最高经济精度为 IT12 级,小于 IT11J 级。所以经济精度可以用冲裁得到,该零件的断面粗糙度没有特别要求,零件的厚度小于 2mm ,可采用普通冲裁(断面粗糙度可达到 m? ~ )就可以达到图纸要求。 材料分析该冲裁件厚度为 ,材料为 Q235 ,属于低碳钢,符合冲裁工艺要求。通过上述分析,该冲裁件无论在结构、精度、材料等方面都可采用普通冲裁工艺冲裁即可达到图纸要求。 确定冲裁的工艺方案从零件的结构形状可知,所需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两种。所以可能的冲压 3 工艺方案有以下四种。方案一:级进模冲孔→落料方案二:单工序模 1、冲孔 2、落料方案三:单工序模 1、落料 2、冲孔方案四:复合模冲孔落料复合模分析比较上述四种工艺方案,可以看出: 方案一的冲裁生产效率高,但零件精度尺寸难保证。方案二的冲裁效率低,不方便操作,且模具成本高。方案三同方案二。方案四的冲裁能保证零件有较高的精度,平直度也能保证,且生产效率高。综上所述,考虑到零件批量较大,且质量要求较高,故选择方案四较为合适。 工艺与设计计算 根据分析可采用直排法送料: 4 查表
垫圈冲裁模具设计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