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资料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长武县中学病媒生物防制监测
一、目的
准确地掌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病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一)鼠密度监测

学校垃圾台、食堂设监测点。

每月中旬监测一次,雨天顺延。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超过100m2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1只。特殊行业各类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室外直线布夹,每5m布夹1只。三个类型监测点每月室内外分别布放100个有效夹(夜)。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动物。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用《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记录鼠种、性别、体重,并记录布夹总数、回收夹总数、无效夹总数、捕获鼠数等。

鼠密度(捕鼠率)(%)=捕鼠总数(只)/有效夹总数(只)×100%;
有效夹数=布夹数-无效夹数。
上列公式中,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有效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二)蚊密度监测

学生公寓楼、水房附近。

每月监测二次,两次的监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
顺延。

采用诱蚊灯法。每处布放诱蚊灯1个,监测时间从当地日落20分钟后开始,诱集6小时以上,第二天,将集蚊盒从诱蚊灯中取出,对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分别将每盏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并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

成蚊密度(只/小时)=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
(三) 蝇密度监测

学校服务中心。

每月监测一次,雨天顺延。

采用笼诱法。每处布放1个诱蝇笼,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时布放,下午3-4时收回,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捕获蝇类,并对捕获蝇类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分别将监测结果填入《蝇类监测记录表》,并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

成蝇密度(只/笼)=蝇只数/笼数。
(四)蟑螂密度监测

学校餐厅、水房附近。

每月监测一次。

采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调查,每盒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
布放20张粘蟑纸。学校商店布放在食品销售柜台,餐饮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卫生室布放在病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放置1张,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
对捕获蟑螂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将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填入《蟑螂监测记录表》(附表6),并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

蟑螂密度(只/张夜)=捕获蟑螂总数(只)/回收的粘蟑纸数()
侵害率(%)=阳性粘蟑纸数/回收的粘蟑纸数×100%
上列公式中,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
长武县中学


年 月 日
布夹环境: 特殊行业:
气温: 摄氏度
布夹总数: 回收夹总数: 无效夹总数: 捕获鼠数
鼠种:1褐家鼠, 2黄胸鼠,3小家鼠,4黑线姬鼠,5黄毛鼠,6其他(种类写在备注中)
编号
种类
性别
体重(克)
室内
室外
备注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资料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dntv68
  • 文件大小244 KB
  • 时间2020-1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