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一:文献的含义:文章贤才(现代含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最早出现在于《论语·八佾》
二:文献学(1)定义: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和文献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文献的性质、特点、种类、鉴别、功能、流传、整理及其利用的科学。简而言之,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存文献资料。版本、目录、校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研究对象: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
三,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继承过去校雠学们的方法和经验,对那些保存下来的和已经发展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第二讲
一,文献载体的演变: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和纸张
二,纸质文献的装帧史(重点):
卷子装(1)定义:内容较长的书,一张纸容纳不下,再用第二张纸继续抄写,一本用多张纸写完的书,按顺序结成一张长纸,然后模仿简帛,从尾端向前卷起,形成卷子形式
(2)特点:为了保护纸卷折皱和损坏,在最后一张纸上粘接一根木棒,两端稍露,形如车轴,以手执轴,自左向右收卷
(3)不足:卷子的开头部分,卷起来在外面,容易磨损
(二)旋风装(1)定义:取卷子折造成册,加一书面,粘于册的首尾,使两端连缀起来。这样,折叠时像一册,拉开时像一囊子,翻阅时如旋风(又龙鳞装的别称)
(2)特点:每一页都是错落粘在上一页的底下,形成错落相积、上页压下页的体式.
梵夹装:梵夹装不是中国典籍固有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代对从印度传进来的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式的一种称呼.
经折装(1)定义:将长幅按一定的尺寸来回往复折叠,折成一册,形同折子,首尾加上硬厚纸页﹙也有用薄木板﹚作为护封,由卷子式向经折式转变.
(2)特点:用两块硬纸板或薄木板代替轴和褾
蝴蝶装(1)定义: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内对折﹙即字面相对﹚,按版口理齐,中缝背面逐叶用胶料粘连,再用厚纸包裹作为护封,翻阅时书叶从中缝展开,两边向外,状如蝴蝶的双翅,
(2)特点:竖放,书皮硬
(3)不足:容易散落,翻阅时有空白
包背装(1)定义: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外对折﹙即将无字面折在里面﹚装订不在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线对面的余纸上.
(2)特点:平放,纸壳硬
(3)不足:不是很牢固,书口处容易损坏
线 装 (1)定义:
(2)特点:采用两张与书叶大小相同的散叶作为书皮,放在正文前后,然后打眼订线装订成册
(3)不足:
三,蝴蝶装与包背装(重点)
同;包装方式都是包背装
异:①蝴蝶装将字面对面对折,包背装将无字处对折
②蝴蝶转竖放、书皮硬,包背装平放、纸壳硬
优:蝴蝶装①四周空白较多,版心在中间,有保护书页文字的作用
②与雕版印刷一版一页的特征相适应
包背装①装订时比蝴蝶装更加牢固
②翻阅时不会出现白页
缺:蝴蝶装①容易散落②翻阅时有白页
包背装①不是很牢固②书口处容易损坏
第三讲
一,文献版本(1)定义:雕刻木版印刷的书本,前人常作“板本”
(2)演变的过程:雕刻木版刷印的书本,以版印为主,
包括写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 ,
到最后版本的定义(即下一题的定义)
(3)宋代以后版本的定义:版本指同一部书在编辑
传抄、刻版、装订乃至流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
二:古籍善本(1)含义:①从文物的角度,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书版本
②从学术的角度,精校精注,不缺不讹。
(2)特征:①历史文物性: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②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
文献学概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