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姓名:寇华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内科学
指导教师:张如意;余建强
20100401
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
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氟伐他汀对糖
尿病大鼠心肌病变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挑选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采用STZ
(65mg/kg)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6组:糖尿病心肌
病模型对照组(DC) ,氟伐他汀低、中、高剂量(2、6、18mg. kg-1·d-1) 治疗组,每日
灌胃,氟伐他汀中剂量+胰岛素组(6mg. kg-1+2U·kg -1·d-1)每日灌胃并皮下注射精蛋
白锌胰岛素,胰岛素治疗组(2U·kg -1·d-1),每日皮下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正常对
照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
血糖。末次给药24小时后以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用BL-420E+生物
机能实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然后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左室收缩压(LVSP) 、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 、左室内压变化速率( ±d p/ dtmax) 和左室内压上升达最大速率所需时间(t-dp
/dt) 等心功能指标。完成压力曲线记录后颈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分离血清-20℃保存待
用。迅速开胸取心脏、游离左心室分别称重。计算全心相对重量(心脏指数)、左心室
相对重量(左心室指数)。并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固定,采用HE、PAS、VG染色在光
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并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蛋白激酶
C(PKC)的表达。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
蛋白(HDL)及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量;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2+-ATP酶(Ca2+-ATPase)的活
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
I
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结果:
1.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血糖的影响
实验期间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消瘦、多饮多尿、对外界反应迟钝,
小便腥臊酮臭、大便塘稀;多见皮肤溃疡、白内障、肠梗阻等。与模型组比较,氟伐他
汀各剂量组也出现消瘦、多饮多尿、小便腥臊酮臭等,但对外界反应相对灵敏,且白内
障,皮肤破损溃疡及肠梗阻的发生明显减少。氟伐他汀中剂量+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
组动物一般状况明显改善,体重增加,毛色恢复光泽,反应灵敏,但仍不及正常组。
实验动物饲养8周后,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血糖明显
升高(P<)。与模型组比较氟伐他汀各治疗组血糖和体重改变不明显(P>)
胰岛素干预组体重明显增加(P<)、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
2.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电图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观察Ⅱ导联心电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QRS波出现严重的高电压波
形并且ST段明显抬高;氟伐他汀各剂量组及胰岛素组大鼠心电图较模型组相比QRS波幅
不同程度的降低,ST段抬高幅度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左室收缩压(LVSP) 、左室内压变化速率( ±d p/ dtmax) 和
左室内压上升达最大速率所需时间(t-dp /dt)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下降而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明显升高( P <,P <) 。与模型组比较,氟伐他汀各剂量组及胰岛素组
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氟伐他汀中剂量+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组
LVSP、LVEDP、+ dp /dtmax 、- dp /dtmax和室内压上升达最大速率所需时间( t-dp /dt)
均明显好转(P <,P <)并且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3.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室重塑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指数明显升高(P<)。与模型
组比较氟伐他汀各剂量组左心室指数减小,尤以氟伐他汀中剂量组、氟伐他汀中剂量+
胰岛素组及胰岛素组改善最为明显(P <,P <)。
4.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病理检查结果的影响
光镜下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