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重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南岸区软科学研究项H
(编号 04-09-10)
农村小学整合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究报告
重庆市南岸区光彩小学课题组(执笔人:王永强聂维娜李秀红)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必修课程。新一轮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学 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过程。而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 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开发乡土资源是农村学校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缺 少的前提。本课题在实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整合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转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 联系,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技能重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
性品质,阐述了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的理论与原则、实施措施、基本流程,总结 了课题的初步成效和体会。
[关键词]整合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构建-•个崭新的基础教育体系。新型课程——综合实 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增设,为开发和建设具有开放而鲜活的校本课程拓宽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总结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结合农村地域特点,我们于
2004年2月开始进行农村小学整合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积极申报2004年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4年9月25 H,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下达了课题立项的
通知。在市区专家、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实验教师历时近三年的研究,对整合乡土资源开 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
践活动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屮是独立的综合程度很
高的课程,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发展性课程和经验性课程,是一种以 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非学科课程,没有统一的、 I古I定的教材。因此,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有和应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必须充分地 发挥为地课程资源优势。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计与 实施不可缺少的条件。
其实,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 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 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是课程资源。由于地域差杲、城乡差异等的存在,农 村小学受人文、科技、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办学条件简陋,成为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但 是,农村小学地处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在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乡村风情、农业生 产和农村生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乡土优势,是城市小学所不能比拟的。这些乡土资源,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证,而且,这些乡土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紧跟 社会与吋代发展的过程屮,它们不断地发展变化,不断生成新的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开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学校教师对现 代课程资源理解不全面,一些教帅缺乏课稈•资源意识,对口己和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 发屮的主休作用重视不够,不能将丰富的乡土资源加工和转化进入实际课程,造成许多课程资 源闲置与浪费。而H前我市广大农村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尚未对此进行深入、系统 的研究。全国各地虽然都在广泛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上海、柳州等城市开展较早,有 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但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利用农村的乡 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就更少了。在调查屮,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农村小学 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普遍重视不够,开发意识淡薄,导致大量有价值的乡土课程资源被 埋没。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屮所处的地位相当突出,而农村小学普遍存 在课程资源建设滞后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对本区域的乡土资源的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严重阻碍 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的有效推进。因此,从整合乡土资源入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的研究是菲常有必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屮 看待,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 能,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层面上的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和新参考,
重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