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 第四章 特写 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4.9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 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精选课件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本章着重学习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指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它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它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较短小的新闻文体。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它一般分为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两大类。
精选课件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段、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形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写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凭空想象。
精选课件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了解特写作品的社会功能,学会阅读特写作品。
,体会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把握语言特色。
、场景特写的不同特点。
精选课件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初步了解新闻特写这种体裁的相关知识。
,都是新闻特写的典范,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从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紧扣新闻特写的写作特色来学习。
,尝试新闻特写的写作。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连发数次电报给毛泽东,邀请他来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国共和谈,蒋、毛握手。那个秋天里最大的新闻——重庆谈判,举国瞩目。无论曾经有多少离合悲欢,在国家胜利之日重行握手,真是空前的大团圆!当时《大公报》记者彭子冈写下了这篇新闻特写,记录了那段重要的历史。
精选课件
1
2
3
4
。举例并分析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形象特征。
提示:
精选课件
1
2
3
4
精选课件
1
2
3
4
,“掌声与欢笑声齐作”说明了什么?作者强调“这个在9年前经过四川边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战首都的土地上”用意何在?
提示:(1)当毛泽东等人出现在飞机舱口的时候“掌声与欢笑声齐作”,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也暗示着人心所向。
(2)这句话巧妙地点明了国共两党过去的关系和今天所面临的局面,使事件本身顿时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精选课件

高中语文 第四章 特写 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4.9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