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建立的条件:年,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A 、中央: a. 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规定: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b. 中央官制: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和。太尉 B 、地方:郡县制郡县制出现在时期, 全国推行特点:郡县的长官由直接任命,官位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作用和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秦朝的短命而亡。* 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郡县制实施的条件(1 )与宗法制相联系(2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1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2 )按地域划分官吏的产生及权利(1 )诸侯王位世袭(2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1 )官吏由皇帝任命,官位不世袭(2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地位及影响(1 )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2 )容易发生为格局势力(1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2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评价检测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有①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③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时有发生④有的诸侯国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2005 年天津文综卷, 15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了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主要是因为( )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3 、秦朝直接掌握郡守任命权的是( )A 皇帝 B 丞相 C 县令 D御史大夫 4 、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属于“三公”的三个官职是( ) A 丞相、奉常、卫尉 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 C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 卫尉、御史大夫、廷尉 5 、后人习惯上常以“三公九卿”概括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 ) A御史大夫 B 太尉 C 卫尉 D 廷尉 6、下列哪种制度与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结构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的:()A 分封制 B 等级制 C 三权分立制 D 宗法制 7 、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 ) A. 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B. 职位由嫡长子继承 C. 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 直接接受朝廷任命和监督 8 、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 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执掌群臣奏章③管理军事④下达皇帝诏令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9、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郡县制是对先秦政治制度的发展 B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 C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D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的发展 B. 疆域的拓展 C.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非选择题: 11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史记》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请回答: (1) 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2) 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什么? (3) 上述材料反映的争论发生在什么时间?秦始皇采取那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A 6C 7D 8C 9B 10D 11 、( 1 )设置王国。(或实行分封制) (2 )分封诸侯国将重蹈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主张推行郡县制度。(3) 秦统一后不久。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实行郡县制,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利于国家的安定。
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_印克里希那穆提著_南京:译林出版社_2011.06_395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