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使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1] 。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听、读课与知识的输入相关, 而说、写课以输出为主。读、写作为书面语的输入与输出途径, 不少实验证明,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可以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阅读课已成为帮助学生写作的主要语言输入途径。以读促写,学以致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英语写作既然是语言输出的过程, 那就要求学生按一定写作技巧建构体裁, 内化知识。英语写作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第二语言创造性地表情达意,因此写作成了教与学的难点。学生一般谈“写”色变, 听到写作就头痛, 碰到教师布置写作就烦恼。在每次的考试中, 学生得分率最低的题型就是书面表达, 教师在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质量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 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表达不得体、时态混乱、词汇贫乏、句式单一、套用中文句式等现象。笔者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 特别是对起始年级的英语写作不够重视,没有专门进行规范的训练。二是在初中人教版 Go for It 的教材中, 英语写作教学多局限于教材每单元的 Section B 3b 部分,主要以填词或仿写为主。课堂上,很多教师把这部分的教学变成语言点的讲解, 甚至不讲这部分内容。因此,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练手”, 课后对写作任务只能是敷衍了事。三是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当, 缺乏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同类话题相关好词好句的拓展和输入。三、以读促写的理论依据美国作家德尔文?G? 舒伯特曾说: “ Reading is writing. ”我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也道明了读和写的关系。 Krashe n 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 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完成的。最佳的语言输入包括四个必要条件: 可理解的、密切相关的、不以语法为纲的、大量的[2] 。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 学习者在输入的基础上, 需要进一步内化相应的语言结构, 才能完成习得的全过程。阅读是输入的核心方面,写作是输出的重要环节。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课, 在阅读导入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充分利用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阅读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进行阅读; 在信息处理阶段, 教师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在讨论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写作结构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话题进行讨论; 在写作阶段,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完成话题的写作[3] 。四、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一)教材内容介绍初中英语读写课既包括阅读活动又包括写作活动, 读是写的准备阶段, 写是对读的检测。因此,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不能只注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把写的任务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也不能忽视教材中阅读文对学生知识的输入影响, 让学生还没有真正熟悉和掌握所学短文就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 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笔者认为, 读写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读写都要均衡发展。课堂上, 教师除了要设置不同的任务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后根据文章里的信息点总结、提炼出与话题相关的内容, 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结构。在理清脉络之后, 设计不同活动,如: 通过“记忆游戏”操练重点词汇和句型, 完成从“感知”到“记忆”的转化, 最后通过写作任务,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应该环环相扣、层次递进, 阅读活动不仅要为学生的写作做好语言知识和话题的充分准备, 而且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范例,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二)教学案例呈现 1.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 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 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中的阅读材料 Singapore ―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有趣的地方, 通过学习, 学生会用现在完成时态谈论过去的经历。本节课主要围绕“旅游”的话题展开教学活动,笔者设计的是一节以读促写的课。 2. 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Activity 1 Brainstorming Teacher : We’ ll review the words or sentences about
【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10.数学分析习题集【吉米多维奇】题解03.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