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将军令主题音乐教案花城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南吹打《将军令》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乐曲《将军令》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弹奏方法以及艺术处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处理完整驾驭、演奏全曲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喜欢中国扬琴传统曲目的曲风,乐于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
对乐曲四个乐段的艺术处理。
【教学难点】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
2)对乐曲第三乐段(快板)、第四乐段(急板)的力度及速度变化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赏析导入,激发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于古代战场,提问学生古代战争的情节。
(二)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由香港作曲家黄霑作曲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就是取自《将军令》的主旋律作为音乐素材,从而使学生会对新课内容更加感兴趣,导入新课。(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朗诵古词,揭示背景:
(一)播放《将军令》,并出示古词(师生共同朗诵)(渲染全曲所表现的古代战争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气氛
塞上长风,笛声清冷。
大漠落日,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谁人听?
(二)由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聆听音乐及朗诵古词的感受)话说古代战争。(教师总结乐曲创作背景:全曲以“战争”为主线,曲调热烈奔放,气势宏大,表现了庄严、生动、紧张的古代战争场面。)
三、分段教学,艺术处理:
(配合各乐段表达的内容播放图片)全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结构是引子加主体乐段。按照情节,命名为引子(擂鼓),慢板(升帐),快板(出征),急板(决战)。
(一)引子(擂鼓):
描写军营中鼓声雷动,预示着战争开始的情景。
1、首先,邀请学生一同敲击“战鼓”(感受力度);
2、讲解力度处理方法:本段由四个句子组成,演奏时应采用“臂腕结合”的方式,每个句子的开始都要有爆发力,像擂动战鼓一样,有凝聚全身的力量于琴竹之上的感觉,要求浑厚有力的音响。(音乐处理主要是强调力度的把握及情绪的集聚、酝酿)
(二)慢板(升帐):
将军将士出场,升军帐商议军事。
1、鼓励学生模仿将军的形象“出场”,师生共同讨论升军帐、议军事的气氛。(庄重严肃)
2、讲解演奏要点:在整个乐段的演奏中要求节奏稳定,气势庄严、铿锵。注意本乐段的前8小节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展现,由此往下的模仿、移位、扩充、加花,把音乐一步步推向深化,使主题充满生机。乐段的最后bE(b3)的出现,像再次敲响了战鼓,使人精神一振,这里要像引子那样击弹有力,节奏要做特殊处理。
(三)快板(出征):
即上战场,表现的是英雄气概和急切心情,用小快板速度演奏。
1、配合所播放图片,学生讨论战士出征的场面。
2、讲解艺术处理要点:这一乐段在演奏时要注意速度的控制,切忌过分加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将军令主题音乐教案花城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