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七组“异域风情”这一训练专题中的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的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3.初步领悟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谈话引入: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文化、异域风光。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七单元。首先,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哥廷根,去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
2、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教给我们读书要做到三个“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这就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切体会。比如他精通12国语言。光是德国,1935年至1945年,他在那儿就整整呆过十年,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当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引题)
3.齐读课题。(强调: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再读。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新词: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莞尔一笑 脊梁 颇
(指名读、齐读。教师随机指导)
指导书写。重点“脊” “暇”字的指导。
4.检查课文朗读。指名学生轮读课文4个自然段。(学生评价)
5.小结课文主要内容,相机板书:(板书:花美 人美)
(三)自主研读,体会“花美”。
1.指名学生读课文,找出写花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指名学生再读这3句话,用横线划出描写花美的词语。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板书: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
“山阴道”:体会山阴道是地处我国的一处山清水秀,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
“花的海洋”:作者把大片大片,没有边际的花儿比作浩瀚无边的海洋。
“应接不暇”:(结合已学的《鸟的天堂》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应接不暇”就是指眼前的花儿多得看不过来。体会喜爱,生怕错过之情)
3、课件播放画面,学生多种形式读;师生美读并背诵。
4、小结:刚才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