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易经.doc.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9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9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9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部份敲门砖中国人一般的观念, 讲到《易经》就想到八卦, 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剧拿鹅毛扇穿八卦道袍的连了起来。好像学了《易经》以后, 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易经》是不是包括了那么多东西,能不能知道过去、未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也是很大的问题。刚才提到唱京剧,我们对《易经》, 从京剧《三国演义》中就可以了解到, 中国京剧非常注重脸谱和服装, 舞台上穿件八卦道袍, 我们现在看起来像是妖道, 实际上八卦代表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这是我们自己站在本位文化的立场来推崇《易经》的看法。此外, 我们看见京剧中的脸谱, 有的在额上画一个太极图, 就是表征这位剧中人的头脑中充满了智慧——上通天文, 下知地理。从这种戏剧艺术表现方面, 就可以看到《易经》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被一般人重视的程度了。这是就好的一面看; 就坏的一面看, 一提到《易经》, 有人就联想到那些跑江湖的、算命的、看风水的、卜卦的江湖术士。不管哪一种看法, 都表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 认识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易经》, 所要走的路线, 因为大部分人, 以前还没有接触过, 所以我们在这里先要使大家知道怎样去读《易经》这部书, 先从怎样去认识它、怎样去了解它开始。至于深入的研究, 有人研究了一辈子, 也还没有搞清楚的, 所在多有, 包括我在内, 研究了大半辈子, 还跟一个初学的人差不多。实际上, 讲这门学问,我自己都是战战兢兢的,觉得自己非常肤浅, 没有办法向大家报告,不过有一点点可以提供大家的, 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洁静精微现在我们先说古人对《易经》的重视。《礼记》的《五经解》这篇文章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 “洁静精微, 易之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结论, 对《易经》的评语。“清静精微”这四个字, 看起来很简单, 但它的含义却是很广。“洁静”包括了宗教的、哲学的含义,就是说学了《易经》这一门学问, 他心理的思想、情绪的变动, 是非常清洁而宁静的。“精微”两字则是科学的, 所以学《易》的人, 要头脑非常冷静, 我常常将我的经验告诉年轻的同学们: “晚上不要读《易经》。”他们不大相信, 因为老辈们说《易经》可以避邪, 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经》。有的人生了重病, 枕边放一本《易经》, 就可把鬼赶跑, 又说《易经》一读, 鬼神都不安,所以夜里不读《易经》。而我却最喜欢夜里读《易经》, 可是夜里一读, 就完了。以后我也就不敢读了, 因为夜间一读《易经》, 一夜不能睡觉, 越研究越没完, 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 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 这样不断发现问题, 发现新的道理, 研究下去, 不知不觉, 就到天亮了。所以深深体会到古人的“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已多时”, 一个春天过了都不知道的情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都不知道?因为研究《易经》需要一个非常冷静的头脑, 非常精密的思想,所以《易》之教, 是“洁静精微”, 这是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有如此之严重。但是在《五经解》中,对《易经》也有反面的批评,怎么说呢?它说《易经》的流弊是:“其失也,贼。”就是一个“贼”字。学了《易经》的人, 如不走正路, 旁门左道, 就贼头贼脑, 鬼头鬼脑, 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一套, 拿起鹅毛扇, 就扇起别人来造反。这是我们自己文化中对《易经》最好的评论, 一个“贼”字的断语下得非常妙。历史上汉朝的王凤、唐代的虞世南( 唐太宗的宰相, 创业时的“秘书长”, 他私人的好朋友) 推崇《易经》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不学《易经》的人, 不能作一个很好的宰相,亦不能作一个很好的大将,推崇《易经》有如此的重要。我们知道了这些以后, 至少可以鼓励自己, 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部书, 到底画的是些什么名堂, 非要弄个清楚不可。譬如有人认为房子对面有一个什么煞, 就到街上买一个八卦回来, 在门口一挂, 好像就可以保险了, 这中间究竟有什么作用?有没有这种作用? 三易易学的重要有如此, 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它呢?大家要注意, 各位手边的《易经集注》,只是中国《易经》学问的一部分。这本书名《周易》, 是周文王在囗里坐牢的时候, 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 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 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 都渊源于这本书, 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 加上我们手边所持的《周易》, 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 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

南怀瑾讲易经.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9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ifen1996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