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论语心得两篇合集.docx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初读《论语》心得两篇合集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 - 初读《论语》心得两篇合集
篇一
关于阅读,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观点 :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意思就是说,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面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们所读的书是在“中”或者“下”的层面,那即使我们读了不少的书, 也不会有生命意义的提升。 也不会有因阅读而感悟生命快乐的飞越。基于这一点,受《余丹论语心得》的影响,我逼迫自己利用假期读完了《论语》这本书。
说实在话,读完了这本书,我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大的飞跃。因为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很多的时间都花在“校准字音,弄懂字面意思”
的上。尽管如此,我还是简单的谈谈我自己一点儿小小“得”吧 !
第一,增长知识。比如
“周朝的六艺教育”,以前听过“六艺” ,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读了论语之后就明白了为何说, “礼射观人品”等等。又比如, “登堂入室”我以前只是认为“堂”就是前屋, “室”就是内室。读了论语里面——“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才明白,原来登堂入室是圣人教育步步引进, 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 他们分为入门,上阶,登堂,入室。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第二,了解历史。《论语》佐证了春秋时期一个阶段里的历史真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实。《论语》记载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里面很大篇幅记载了孔子的
言论、行为,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所
经历的历史事件。 尽管很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 有的是
与诸侯国君、卿大夫或其他人士的问答,也有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论,
但这些足够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第三,汲取智慧。比如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第四,有感于“仁”。有人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 孔子在这部书中 , 主要是宣扬“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在《论语》中有处于重要位置。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例如“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
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 ; 其二,
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 ; 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 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 “良师益友”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会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2
精品资
初读论语心得两篇合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