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
今天在跆拳道专项课上我们学习了边角技战术,并且经历了亲身实践,课后我作了如下总结:
首先,要稳定情绪,不要因为被逼到边角而慌张,要从心态上放松,规则还是允许出边界线的,最坏出去警告一次,警告一次不扣分;
然后要冷静地分析场上的形势,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技战术。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处于被动地位有效的应对技战术:一、贴绕的打法。当对方距离我的距离较近时,在对手进攻的同时以臂格挡,并且向对方贴近,以对方为轴心向场中央绕,摆脱自己的不利地位,并举手示意裁判因为护具松动从而暂停比赛进行休息与思考。同时过程中如果可以的话,可出拳迎击,可以成功的化被动为主动,并可以得到有效的分。二、迎击。此种方法应用于与对手的实战距离为中距离,利用对手此时急于进攻的心理,防守意识下降,借机看准时机打迎击。
三、利用后旋、后踢等旋身技术。靠近边角时,背后没有过多的空间来后撤,但是可以施展后踢、后旋,在有把握得分的情况下利用后旋、后踢来摆脱不利的局面是可行的。四、后摆反击。被对手逼进边线,首先使用横踢技术进行对对手的引诱进攻,当对手使用下劈等单一腿法进攻,使用后摆进行反击,对手打不中最好,可以尽量使用后摆得分,,重点在于后摆的使用能力和控制能力。
总之,在战术上多用假动作、步伐调动对手。也可以用一连串组合打个反冲锋,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如逃脱不了边角,进入了边角对峙状态,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好反击动作不能总是消极后退,如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也可以积极主动的贴靠对手,不给对手起腿的机会,等裁判暂停比赛。当然,进入边角,利用对方着急,可以给予反击、迎击。
xxx
xxx
范文二:跆拳道 教学设计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
《在不同课型实施中,“四导四自”模式的具体操作研究》教学设计
广东华侨中学
高中一年级跆拳道选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四自四导的教学模式”,通过激疑思疑析疑释疑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和谐、主动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技术技能,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提高礼仪修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1、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激发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2、初步掌握跆拳道的基本腿法:横踢。
3、培养学生坚韧、忍耐、自立、自信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礼让,谦逊、宽容的高尚品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转脚、转腰、转胯和绷脚面。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
四、教材选择与分析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品势、实战,其动作结构、技术要求、风格、运动量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可使不同年龄、体质、性别、职业的爱好者根据实际加以选择,而且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因陋就简,练习极为方便。跆拳道运动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培养胜不娇,败不馁地优良品质。能有效地提高速度、敏捷、柔韧、爆发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本课选取学习跆拳道的基本腿法横踢为主教材,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横踢的基本技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提高自我锻炼的意识。
五、组织与方法
(一)突出主体教学,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思
跆拳道 课后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