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土财主为庆祝母亲的寿辰,请来大才子唐伯虎为他母亲题诗: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
偷得寿桃献至亲。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听众胃口!
文似看山不喜平
——写出故事情节的波澜
作文指导之
教学目标
1、体会跌宕起伏的叙事效果,了解在叙事中兴波澜的一些方法。
2、研读例文讨论方法,能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在叙事中写出波澜。
3、培养细心观察生活,认真思考,合理布局谋篇的写作习惯。
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事件的波澜就是事件的曲折变化。
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1、读者喜欢引人入胜而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章;
2、生活有曲折;文章在反映生活时应该曲折有致,波澜起伏。
3、考场作文中,情节呆板、叙事平淡的作文让阅卷老师昏昏欲睡,而一篇详略得当、情景交融、波澜起伏的记叙文很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1、波澜与选材:选择有起伏、有变化的事情来写;
2、波澜与联想:运用联想,可以开阔思路,文章
有波澜可兴;
3、学习一些兴波澜的方法。
合作探究
阅读四篇例文,思考探讨:
1、这四篇文章在情节上各有什么特点?
2、四篇文章是怎样写出波澜的?
《三 四 五》
国人乘车“只争朝夕”。我几乎被挤扁,终于钻进了车门。
我的座位是临窗的三号。还没坐稳,刚才踩我脚的那个小山似的女人,一屁股将四号座位压得“咯吱”呻吟,一下子,我的地盘被她侵占去三分之一。盛夏乘车摊上这样的芳邻,真是不幸。
我的这排座位是三、四、五号。五号座位上是位不满二十岁的姑娘,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我瞥了她一眼,见她表情丰富的脸上清晰地写着对四号邻居的厌恶。原来,五号的“疆土”也遭到胖女人的“扩张”。只见五号几乎愤然地急挥纸扇,把胖女人呛人的汗酸味扇到我这边来。我心中非常恼火,但又不便说她。
汽车在郑漯公路上飞驰,闷热的空气与发动机的“哼哼”声胜过催眠曲,车上的乘客有半数在打盹。四号的眼皮也在合拢,
合作探究
小山似的身躯慢慢向五号位倾斜,我幸灾乐祸起来;胖女人灰衣服上那汗渍斑斑的“盐碱地”,可以从俏姑娘那里揩到一点香水味了。
五号由表情讨厌,到怒气升腾,由“厌而远之”到奋起反击:她架起胳膊肘顶四号的胖脸。胖女人一定是在梦中喝醉了酒,任你五号怎样明顶暗碰,也撞不开她的梦门。最后五号愤中生智,猛然一闪身,把四号闪倒在座位上。车内一阵窃笑。
四号从突然破碎的梦中惊醒,艰难地支起身,很难为情地低下头玩起自己的胖指头来。
车行至临颍,那位五号姑娘也开始打盹,不由自主,她的秀发委屈地贴在四号的“盐碱地”上。渐渐,五号的头滑到了四号的胳膊弯里了。可胖女人并不去回敬那姑娘一个闪身,反倒尽量
合作探究
保持平稳,让姑娘舒服地倚着她。四号的右臂一定是很累了,她用左手去托扶着右臂。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的滋味,不禁对四号低声说:“大嫂,弄醒她吧。”
她答非所问:“俺家大妞也这般大,年轻人爱困。”
车在颠簸,我的思绪也在跳动。
思考:这篇文章是怎样使情节波澜起伏的?
合作探究
学写仿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