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圆的认识》听课感受
寻宝游戏出现圆
师:小明在寻宝游戏中得到的提示是:宝物距离左脚有3米。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里呢?刚才所发纸上的红点代表小明左脚的位置,一厘米代表一米的话,你能在纸上试着找出宝物的位置吗?师:PPT出示宝物可能存在的位置,形成一个图形。学生都认出是圆。
师: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师:宝物在圆周上。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圆呢?(半径为3m的圆)
师:知道半径,还有一个词直径。半径是3m,那直径呢?(6m)
师:告诉小明,宝物是在半径是3m或直径是6m的圆上,可以吗?(圆心在小明左脚,半径为3m的圆上)
师:为什么要补充圆心在左脚呢?(因为开始就告诉是在离左脚3m的地方)
二、圆的特征
师:宝物可能在的位置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一个圆呢?
师: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圆的特征上去找,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前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往往是从边和角来研究的。但是圆没有角,这时候该怎么研究呢?(半径一样长,直径也一样长)墨子:“圆,一中同长也”,难道只有圆是一中同长吗?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是不是一中同长呢?(不是)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中心到顶点是一样长的,到边上是不一样长的,而圆是一样长的)圆,没有角,是一条曲线组成的。那我们再看看这个图形(椭圆),没有角,也是曲线组成的,它是圆吗?(不是,因为它不是一中同长)
师:这样看的话,圆的特征用“一中同长”概括就行了。我们的祖先总结出这个特征,比西方要早一千多年。(哇。。。)
师:谁能用古老的语气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古人、思考的味道)
师:现在重新看这个问题,宝物所在的位置为什么就是一个圆呢?就是因为它满足圆的特征“一中同长”,所谓“一中”就是指左脚的位置,同长就是3m。
思考:关于让学“定义”和经历“定义化”的改变。在本节课中圆的半径、直径的定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笔带过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掌握圆的这些基本知识吗?本课淡化了这些概念的“定义”,相反却非常重视对这些概念本质的理解:是什么(小明“寻宝”):在思考与尝试中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初步感知确定“圆”的两个核心要素:圆心、半径。为什么是圆:通过与正多边形的对比研究,再一次感悟到“圆”之所以为“圆”的关键是所有半径都相等。
三、画圆,总结做研究的方法
师:会画圆吗?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是用圆规画圆,既然大家都会画,老师就不教大家画圆了。
任务:自己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cm的圆。
师收集学生画的圆,展示并评价。画一个直径为4cm的圆,应该是一样大的,那怎么有大有小呢?看来,用圆规画圆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应该怎么画呢?小组交流一下。展示原始的圆规(树枝)和现代的圆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还是直径?(半径)我来画一画,把头紧一紧,为了不让它乱动,固定圆心。
为什么我们不能随手画一个圆,用圆规才能画成一个圆呢?(用圆规画可以确定圆心和半径)这样画的原因也是根据圆的特征来的。
师:研究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只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何这样做这四个问题去研究。不仅向
圆的认识听课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