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过敏药.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一、概述
二、抗过敏药
(一)分类
(二)药物介绍
超敏反应
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

Ⅰ 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
由于抗原与抗体(通常是IgE类)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使细胞上IgE的Fo受纤搭桥,引起细胞活化,细胞内颗粒的膜与胞膜融合形成管道,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A(SPS-A)等释放。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根据这些活性物质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可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Ⅱ 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
态反应
Ⅲ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Ⅳ 又称迟发性变态反应
组胺及组胺受体 (Histamine and Its Receptors)
Histamine
是一种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
通常与粒状肝素蛋白结合,以复合物的形式(无活性)贮存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及胃壁细胞的颗粒中。
变态反应或其他物理、化学的刺激可引起上述细胞膜发生改变,释放出组胺分子,和周围的组胺受体作用而产生各种生理效应。
组胺受体分布
H1 Receptor ( H1R ):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毛细血管壁,与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关。
H2 Receptor (H2R) :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分泌腺,血管平滑肌,肥大细胞及嗜硷性粒细胞中。与消化性溃疡及某些变态反应有关。
H3 Receptor (H3R ):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组胺能神经元末梢,减少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该受体的激活对过敏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抗过敏药
(Antiallergic Drugs)
组胺作用于H1-受体,引起肠道、子宫、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严重时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呼吸困难。另外还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导致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产生水肿和痒感,参与变态反应的发生。组胺H1-受体的兴奋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阻断其在体内的作用就具有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
H1-受体拮抗剂按化学结构分:
氨基醚类 (盐酸苯海拉明 )
乙二胺类 (盐酸曲吡那敏 )
哌嗪类 (盐酸西替利嗪(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丙胺类(马来酸氯苯那敏 )
三环类 (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
哌啶类 (咪唑斯汀)
H1-受体拮抗剂按药理作用分类
—第一代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氯马斯汀(乙醇胺类)
扑尔敏、曲普利啶(烃胺类)
赛庚啶、酮替芬(抗胆碱、抗5-HT)(哌啶类)
去氯羟嗪、氯环利嗪(作用一般强而持久)(哌嗪类)
非那根(吩噻嗪类)
吡拉明(少用)(乙二胺类)
H1-受体拮抗剂按药理作用分类(续)
—第二代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哌嗪类)
特非那定、阿斯咪唑、氯雷他定(开瑞坦)、非索那啶、咪唑斯汀(皿治林)、依巴斯汀(开思停) (哌啶类)
阿伐斯汀(新敏乐)(烃胺类)

抗过敏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0 KB
  • 时间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