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培 训
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顾永权
1
精品医学
手足口病的定义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
2
精品医学
手足口病的定义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3
精品医学
病 原 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4
精品医学
病原的生物特性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病原虽然型别多样,但却有许多共同的生物特性
来源于人体, 引起肠道暂时性感染,可由消化道和鼻咽部分离出病毒,在正常人体血清和血制品中可发现特异性抗体;
对乙醚有抵抗力,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5
精品医学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6
精品医学
国内流行情况 (一)
81年起,上海、北京、福建等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病原学支持的疫情起于83年的天津CoxA16爆发流行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死亡6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
7
精品医学
浙江省疫情概况
2008 年1 月1 日~5 月7 日,全省共88 个县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010 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90 例(%),包括EV71 阳性25例,柯萨奇阳性5 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60 例。 万,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 例(温州苍南)。
8
精品医学
9
精品医学
我市疫情
余姚市自2008年1月1日至5月8日共报告手足口病116例。
地区分布:报告发病前五位的分别是三七市镇 (25例),低塘街道(16例),泗门镇(12例),丈亭镇(12例),阳明街道(11例)。
10
精品医学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