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石化分企业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分析
根据会议安排, 辽阳石化要对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案例, 进行一次再剖析, 再认识, 以此来警醒大家, 共同汲取以往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 警钟长鸣, 强化安全意识, 深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事故, 对辽阳石化来讲, 是一次刻骨铭心、 十分惨痛教训, 尽管事过四年之久, 不过这次事故教训是极其深刻, 需要我们常常反思, 引认为戒。
辽化人一提起“”, 至今记忆犹新。 我到辽化工作近六个月了, 每次参与“”反思日活动, 大家全部常常回想起那令人惨不忍睹场景。
事故经过是这么: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 从凌晨3点左右开始, 聚乙烯新线工艺参数不正常, 降负荷生产, 到早上7点负荷降到了40%。 7时20分, 当班班长发觉悬浮液接收罐压力急速上升, 反应速度下降, 于是安排3名操作工到现场关阀门, 进行停车处理。 操作工抵达现场后发觉现场有物料泄漏, 立即打电话向装置主控室汇报, 在班长跑向现场不到1分钟, 新线就发生了猛烈爆炸。 结果造成8人死亡, 1人重伤, 18人轻伤, 事后统计, 。
整个“”事故调查前后历经六个月时间, 而事故善后工作一直连续到。 12月, 我刚到辽化工作30天, 就组织人员对“”事故中重伤人员赔偿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今年才处理完。
即使我没有亲身经历“”事故, 但今天在这里, 给各位领导讲述“”事故时, 我心情仍然很沉重, 思绪万千。 想到八位死去受害者, 十九位轻重伤人员及其它们家眷, 承受巨大失去亲人悲痛、 饱受病魔折磨、 心灵创伤, 妻子没有了丈夫, 孩子没有了父亲, 父母没有了儿子……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事故呢?
经过深入事故调查取证分析, 认定这起事故直接罪魁祸首是一块不合格玻璃视镜。
因为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 造成压力升高, 致使劣质玻璃视镜破裂, 造成大量乙烯气体瞬间喷出, 溢出乙烯又被引风机吸入沸腾床干燥器内, 和聚乙烯粉末、 热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达成爆炸极限, 被聚乙烯粉末沸腾过程中产生静电火花引爆, 发生了爆炸。 这就是事故发生直接原因。
找到事故直接原因, 同时也引发企业对不合格玻璃视镜采购、 改造现场监理、 质量控制、 装置运行情况等等一系列问题深思。 发生事故是偶然, 但一定有其肯定原因, 一定是管理上出了问题, 才造成如此严重事故发生。
经过多方分析这起事故, 发觉在物资采购、 工程建设、 生产操作和工艺管理、 装置设计、 用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部存在问题, 教训十分深刻。
第一, 采购步骤存在严重问题。
事故发生直接原因是视镜破裂, 。 依据事后解读DCS统计, MPa时视镜就破裂了。
那么, 这个视镜是怎么采购呢?经调查发觉, 视镜采购单上供给商是北京阀门总厂。 不过北京阀门总厂根本不生产视镜, 而是北京阀门总厂一个代理商从温州某个经销点购置。 视镜是由上海郊区一个小厂生产。 事故后, 经过对该厂进行调查, 发觉这个小厂根本没有什么质量检验手段, 所以其产品是不是合格也就无人知晓。 更为恶劣是, 事故发生后, 代理商为了逃避责任, 让上海另一个玻璃制造厂出据一个假产品合格证书。 另外, 调查发觉发到辽化视镜没有产品合格证而是一个检验单, 检验项目也有问题。 所以说, 是物资采购人员、 验货人员严重渎职, 使不合格视镜安在了装置上, 埋下了事故隐患。
第二, 工程施工管理混乱。
一是总承包方管理不到位。 聚乙烯新线建设是由辽阳石油化纤工程企业总承包、 安装企业施工建设。 安装打压试验是确保工程质量一个关键步骤, 对易燃易爆化工生产装置尤为关键。 而这次事故发生后, 调查组向打压单位要原始打压统计, 令人不解是打压单位却拿不出来。 为了推卸责任, 施工单位还编造了一个打压统计欺骗调查组, 性质十分恶劣。 二是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 仅就打压这件事, 监理企业也拿不出来原始统计, 严重渎职。 大家试想一下, 假如认真打压了, 这个假劣视镜就会在开车前被发觉, 事故就不会发生。 三是甲方对施工管理不到位。 对总承包单位没有很好地推行监管责任, 尤其在施工过程中部分隐蔽工程, 工程质量监督也没有尽到责任, 最终酿成了大祸。 联想到辽化8月21日芳烃厂
“”火灾、 11月5日聚酯一厂11202泵盖崩裂事故, “”火灾造成1名职员死亡事故, 这些全部和检修安装质量相关, 教训十分深刻!
第三, 工艺、 生产管理不严厉。
这次事故起因是聚合反应不正常, 而且是老线、 新线在同时反
辽阳石化分公司年月日聚乙烯装置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