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
海 水 温 差 发 电
目 录
一.项目总论
二.项目投资发展方向
三.项目技术特点
四.与现有新能源的区别
五.与国内外竞争对手技术的区别
六.温差发电站投资收益分析
七。项目融资金额
八.项目产品的客户群体
十.项目合作模式
十一.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十二. 项目实施对社会的效益
十三。 项目风险分析:
一.项目总论:
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温差大于15度的热源进行发电的技术。
温差发电设备由储罐、热交换器、阀门、汽轮机组等部件组合而成,取消了工质回流泵;
工质回流:改变加热/冷却的方向使工质在加热储罐和冷却储罐之间往复来回流动,当加热储罐工质全部流到冷却储罐的时候,改变加热/冷却方向,加热原来的冷却储罐,冷却原来的加热储罐,这样,原来的冷却储罐内的工质蒸汽就向原来的加热储罐流去,从而实现工质来回往返流动,使设备连续运行下去;
设立多组的加热储罐/冷却储罐,弥补单组储罐在加热/冷却转换时造成汽轮机停止工作的缺陷;
工质的流动冲击汽轮机运转发电(工作原理见下图)。
电站规模和发电成本与火电可以竞争
可以用于:
大型热电厂(利用废热发电);
有地热的寒冷地区(利用地热与环境温差发电);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或天然气废气燃烧加热发电);
热带海域利用海洋表面热海水与海底冷海水的温差发电;
有连续散热的企业单位,如化工厂、炼钢厂等;
:
制造销售温差发电设备;
直接投资温差发电站,销售电能.
:
温差发电设备制造涉及热学、电化学、电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综合了传热技术、防腐蚀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气动制造技术,并解决了海水抽取中腐蚀性及高能耗难题、换热器体积庞大的问题,使该技术可以用于海水温差发电。
取消了工质回流泵,减少设备自身能耗,增加能量输出,并在汽轮机上采取了全新技术,使机构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制造成本及制造的技术难度降到最低.
温差发电的技术具备:太阳能、废热发电及清洁能源项目的优点。
:
温差发电技术,取代火力发电、核电、风电与光伏的太阳能技术,风电与光伏的太阳能会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提供的是间歇性电能,对电网稳定运行冲击很大,接入电网还需要传统能源给它调峰(想象一下,如风电与光伏发电占整个电网总容量的10%或20%,电网会不会跳闸?).
与现在的风电、光伏发电及核电的最大的区别是:
发电成本不需要国家补贴就能与风电竞争,光伏产业离开国家补贴就根本不能生存;
风电、光伏发电的能源会受天气影响,无法连续24小时发电,海水温差发电是可以连续24小时发电.
风电、光伏发电的能源会受天气影响,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冲击,甚至会使电网崩溃或跳闸,海水温差发电连续稳定运行,不受天气影响,不存在电网冲击问题,对电网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核电存在放射性污染风险及核废料处理问题,海水温差发电不消耗燃料,无废物排放及后期处理等问题.
五。与国内外竞争对手技术的区别:
(一)在温差20度的状态下,低温工质在饱和状态下,体积只能膨胀3倍左右,就相当于1体积膨胀到3体积产生3N的能量,如果汽轮机效率为80%,,而膨胀后的工质冷却到原来的1体积,被工质泵泵回到加热器(锅炉)里去(见下图),它需要消耗1N的能量,假如泵的效率是66%的话,则泵要消耗约1。5N的能量,—1.5N=0.9N的能量(本项目技术把工质泵取消掉,),如用在海水温差发电,则加上抽冷、热海水消耗的能量,整个机组输出能量就很微少,根本没有什么商业价值--——这就是现有美国日本在研究的海水温差发电不能商业化的原因。
(二)本项目的温差发电设备的工作循环方式:液态低沸点工质加热汽化产生高压蒸汽冲击汽轮机发电,再由冷源冷却液化 ,但取消了把液化工质泵送到原来加热处 这一环节,该技术专利在申请中,专利号:。1 . 现在美国、日本及国内研究的海水温差发电技术都有这一工作环节,这一环节把汽轮机发出的电能大部分约(60—70%,与工质性质有关)消耗掉,这样整个机组向外送不出多余的电能。
六.温差发电站投资收益分析:
(一)发电站制造收益:温差发电设备由储罐、热交换器、阀门、汽轮机组等部件组合而成,批量产生
每kw机组的成本:
储罐650元,阀门200元,热交换器1000元,汽轮机组1200元,水泵100元,管路300元,人工费300元,管理费180元,其他费用200元;
合计4230元/kw。
每kw销售价格:
10000-15000元/kw(根据机组容量大小而定);
海水温差发电商业计划书修改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