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小组活动主要内容一、 QC 小组概述二、 QC 小组的组建三、 QC 小组活动四、 QC 小组活动成果 QC 小组的概念及实施?概念: QC 小组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实施: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 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1 性质: 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2特点?*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 QC 小组的宗旨和作用?宗旨: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6 1、生产、工作和服务的场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使企业员工掌握日常改进的方法; 4、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5、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1、生产、工作和服务的场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使企业员工掌握日常改进的方法; 4、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5、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全面掌握 QC 知识,建立系统全局观; ☆理解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学习发现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掌握推行 QC 活动的规则、 QC 式工作方法; ☆掌握业务改善中资源整合与观念革新; ☆提高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的业绩能力。☆全面掌握 QC 知识,建立系统全局观; ☆理解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学习发现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掌握推行 QC 活动的规则、 QC 式工作方法; ☆掌握业务改善中资源整合与观念革新; ☆提高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的业绩能力。预期效益预期效益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7 活动理念及目的活动理念及目的: :▲基本理念◆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力、创造性◆尊重人、创造充满活力的、人人感到有奔头的工作职场◆为企业的品质提高、发展壮大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力、创造性◆尊重人、创造充满活力的、人人感到有奔头的工作职场◆为企业的品质提高、发展壮大作出贡献◆QC小组成员的能力提高、自身价值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价值◆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社会作出贡献◆QC小组成员的能力提高、自身价值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价值◆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社会作出贡献▲开展 QC小组活动的目的发挥创造贡献 8 ?1、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2、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4、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6、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 ?7、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活动作用 QC 小组的产生与发展? 1962 年日本首创 QC 小组? 1976 年开始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世界上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我国 1978 年从日本引入 TQC 的同时引进 QC 小组北京内燃机总厂试点。? 1980 至 1985 年推广。? 1987 年8月颁布“ QC 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1997 年6部委颁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中国 QC 小组的发展? 1978 年— 1979 年试点阶段; ? 1980 年— 1985 年推广阶段; ? 1986 年— 1997 年发展阶段; ? 1998 年至今深化阶段; –政府各部门联合发文,共同关注推进; –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建立诊断师队伍; –开辟“创新型”课题的活动新领域; –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 –完善 QC 小组理论,限制多元化的管理,减少商业化行为,逐渐把 QC 小组活动变成公益性活动。
QC小组活动培训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