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村镇万楼小学校志
万楼小学校志
主编:金岭
编委:震
万炳瑞
万传付
目录
概述概述
第一章沿革
第二章行政
第一节体制
第二节机构
第三节教育宗旨
第四节管理制度
第三章教职工
第一节队伍
第二节进修
第三节编制及定额
第四节待遇
第五节离退休
第四章学生
第一节招生
第二节管理
第三节毕业生情况
第五章教学
第一节学制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计划
第三节学校性质与教材
第四节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
第五节电化教育计算机教育
第六节学前班
第六章德育
第一节师德教育
第二节学生教育
第三节校园文化
第四节德育容 途径 方法
第七章体育 卫生
第一节体育
第二节卫生
第三节设施
第八章党群组织
第九章后勤
第一节经费来源
第二节勤工俭学
第三节后勤服务
第四节财务管理
第十章基本建设
第一节校园
第二节校舍
第十一章人物
第十二单荣誉
第一节集体荣誉
第二节个人荣誉
第十三章附录
第一节制度选编
第二节教师论文选编
序
为了进一步落实同志关于“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于后代,有备于后代的千秋大业。“的指导,遵照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志编纂工作的安排,我校组织人员编写了这本《万楼小学校志》。
万楼小学始建于清朝末年,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完善,现已形成占地面积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的校园规模。由于历史原因,万楼小学几经搬迁,1980年始建于现址。至目前为止,拥有两层水泥结构教学楼一幢,标准化教室8个,教师办公用房11间。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随着校园环境的改善,万楼小学的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1994年至今,连年在全镇的各种竞赛中名列前茅。形成了”教师竞教,学生竞学“的良好气氛。
本书中历史资料和有关数据由万楼小学万传付同志、万炳瑞同志、金岭同志提供,由震同志收集整理,并执笔撰稿
。在撰书过程中,为了真实地记录万楼小学的历史变迁,编委们不辞辛劳,访遍了附近村里德高望重的知情人士。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
金岭
二零零三年九月
概述
万楼小学,位于新蔡县东北边陲,北邻省临泉县,南依洪河支流,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据有史可考,早在清朝末年,万楼村就已有供本族子弟读书的私塾学堂,此为万楼小学的前身。1945年,形成了村公办的第一所小学“万楼初小”。
由于历史原因,万楼小学几次变迁校址,在风雨中,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1980年迁至万楼村东现址。建成砖瓦结构教室5个,办公室、教师住室共6间的新校舍。并于1987年扩建操场一个。为了改变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993年,乡党委决定,在万楼小学原址上,由群众集资和上级拨款共建一幢两层水泥结构教学楼。建筑面积336平方米,标准教室8个,总投资23万元,1994年胜利竣工,投入使用。至此,万楼小学已由刚建校时的三个教学班壮大为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增加到487人,教师由80年的11人增加到期17人。
从1985年至今,购置桌椅500套,办公桌椅20套,图书5000册,图书柜8个,各种仪器150余件,录放机1台,投影器1台,体育器材100多件。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截止2000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总投资40余万元。
1994年以来,教学设备完善,师生干劲倍增,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提高。每年上级统考、抽考,各科成绩在全乡均名列前茅。
学校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组织运动会、歌咏比赛、观看教育影片、劳动实践等各项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冶了情操,提高了能力。
在师资方面,近年来教师的学历层次,公办、民办教师的比例开始了重大变化。截止2000年6月,现有14名教师中,大专学历1人,中师学历4人,高中学历6人,初中学历3人。其中公办教师9人,乡聘教师5人。技术职称方面:小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初级工5人。
从1994年开始,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评选教学能手,组织教师分组听课,交流教学经验。其中金岭老师、高学智老师、万传道老师被中心学校评为优质课教师。教改不断大面积铺开,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极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质量也随之全面提高。
第一章沿革
万楼小学始创于清朝末年,供本族子弟读书用,是一所家族式的私塾学校。初始只有十几史儿童入学就读。随着历史的发展,除了本族子弟外,附近的其它几个村组的儿童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以前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设备都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于1945年初,在万楼村寨外创建了第一所村公办小学:万楼初小。学生人数为85人,教职工共有3人,开办了1-3年级3个班。
1963
棠村镇万楼小学校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