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6512(2000)01-0018-04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技术展望 X 张重禄 1,肖秋明 2 编译(,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文中从混凝土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设备和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复的新技术,并对未来快速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混合料;外加剂;配合比 1 前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降水量大,一般倾向于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许多省市的干线公路已逐步实行/硬化0。然而,现有的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 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初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不足,以及自然灾害的破坏等原因,投入使用3~5年后就出现了大量的早期破坏。同时,由于现有道路网的交通需求,不可能长时间关闭交通来进行修复,需要修复的路面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投入使用。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复技术是未来急需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快速修复技术, 从材料和施工两方面介绍国内外的新技术, 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复技术目前,我国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技术通常是在不改变施工工艺的前提下,选用优质某些国家要求特定的压实度(例如挪威, 荷兰:\98%)。由于确定参考密度时的差异,现在要比较这些数值是不可能的。期望新的CEN标准将提出可与马歇尔试验压实相关的旋转压实次数。各国之间差别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和较高法定轴载中去寻找。例如南欧法定轴载130 kN,而北欧部分国家为100kN。在潮湿寒冷的区域采用较低空隙率和较高沥青含量(常需要防漏剂和改性沥青),而在干燥温暖区域则空隙率较高而结合料含量较低,并采用劲度较高的结合料。空隙率范围从1%变化到12%(对特定混合料)。空隙率低于3% 的由于存在稳定性的潜在问题,在理论上被认为是危险的。铺筑后空隙率为6%~8% 一般被认为/正常0。在欧洲,除了在斯堪的纳维亚使用带钉轮胎地区铺筑最粗的SMA 0/16mm以外,在集料级配方面的差异都很有限。(未完待续) 18 国外公路第20卷第1期 2000年2月* 收稿日期:1999-05-31 的水泥基材,或者选用合适种类的外加剂,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水泥与骨料间的界面粘结作用,以达到施工后3~7天通车。但是,许多实际的修复工程中,尤其是高速公路,3~7天的中断交通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修复到通车的时间间隔应该更短,下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介绍与展望。 混凝土混合料 , 水泥的选择与合理的使用是获得高质量混凝土的关键所在。对于快速修复工程,国外常用快凝或快硬水泥,除了常规的早强水泥和掺外加剂的水泥以外,新型水泥也得到开发。日本广泛地应用调凝水泥(或称喷射水泥), 这种喷射水泥的终凝时间为15min,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190min。%的缓凝剂后,初凝时间约为40min,而普通混凝土需要5h,一天龄期的喷射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可达到 ,。采用喷射水泥进行路面维修可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技术展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