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论坛论太宰治《斜阳》中贵族的精神世界社本武日本爱知工业大学【摘要】太宰治创作《斜阳》时,尽管借用了《斜阳日记》的内容,但《斜阳》确实堪称作者艺术个性的结晶。《斜阳》描写二战中日本战败导致了贵族阶级的没落,一定程度上模仿契诃夫《樱桃园》的手法,象征性地勾勒出贵族阶级精神世界的衰败景象,展示的是日本版的《樱桃园》,这是《斜阳》的文学主题。【关键词】太宰治日本文学《斜阳》《樱桃园》唯美主义“没落贵族物语”“无赖派”枭将太宰治(1909—1948)的代表作《斜阳》(载1947年7一10月号《新潮》),采取手记的形式,描写个人的体验。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女主人公,力求尽量享受自己的青春年华, 在日本战败前后的状况下,她拒绝衰退的人生。在这种生命力的牵引下,女主人公无所顾忌,朝向未来的人生目标而突进。日本战败带来的后果,是残酷地强迫人们遭受另一种苦难。人们不仅失去了个人财产,都市焦土化,缺衣少食,失去住所,这种现实袭击了人们的生活。在如此时代,惟有无耻的人、狡猾(恶臀o、)的人,才能够生存下来。《斜阳》的女主人公和子,1946年29岁。《斜阳》是描述 1946年一年的手记,和子短暂婚姻失败后,身怀六甲,返回娘家,生下了死婴。和子与老母相依为命。父亲病故,胞弟出征,母女二人逃至伊豆长冈。本来出身贵族,却不得不过起自食其力的田舍生活。和子母女如何在怒涛狂澜时代里走向没落? 3U 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和子何故希望以“婚外情”形式怀上上原的孩子? 她如何如愿以偿? 《斜阳》站在和子立场上,根据和子的意识,描写了这一切。换言之,此作不存在来自和子视点以外的描写。6年前23岁的和子,“不懂恋爱”,导致婚姻失败,离婚后,她患上了与常人相同的后遗症。其间,战争、战败、不名一文的生活、逃出东京、乡间生活与体力劳动,??在这些经历中,和子倏然发现自己已经 29岁了, “自己已锻炼得身强体壮,现在当生活困难时,我认为打零工也能活下去。”女人最美年华的炽旺生命力,不允许她埋没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和子,她要脱离目前陷入的生命衰退的生活,手段是寻找一位异性,即小说家上原二郎。6年前,有夫之妇的和子面晤上原,有过被狂吻的体验。和子这样回想:每当上原在瞬间生命力的燃烧冲动驱使下,他那带有非良性的无赖举动,作为解放生命的寄托,是我和子惟一留恋的对象,上原令我的生命增值:若像自己母亲那样顺从时流,美丽地衰老下去,埋没生命,实在不堪忍受。和子仅靠自己,力量单薄,难以自立, 却不想与无爱的人再婚,凑合度日。她需要人生万方数据论太审治《斜阳》中贵族的精神世界支柱,需要可以踏实依赖的对象。和子寄托在上原身上的如此情念,化作螺旋状漩涡,在生活的挫折中逐渐上涨。上原的无赖印象,激活了和子的梦想。这是和子“从中心扩展女人生理的生命充足欲”,亦即和子单向恋情的本质。太宰治以和子的如此情念为基调,戏剧化地描写了滑稽可爱粗莽的生命力。《斜阳》问世后,太宰治的情人太田静子发表了《斜阳日记》(1948)。此前,她曾将这本笔记提供给了太宰治。据伊马春部著《樱桃记》,太宰自杀后,其友伊马春部遵从太宰遗书意旨,将笔记还给了太田静子。据《斜阳日记》, 《斜阳》里的主人公原型是一个文学女性。《斜阳日记》记自1943年,止于1945年底,以母亲殂湔而告终。好似执笔于母亲辞世的翌年。此作并非狭义日记, 与太田静子爱读的《更
论太宰治《斜阳》中贵族的精神世界 Noble Spiritual World in Osamu Dazai's Sha Yo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