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诺夫
消息和通讯的比较
·通讯的篇幅比一般的消息长,更为重视具体情节的刻画
可算是新闻性内容与散文化笔调的结合体,是“充分展
开了的消息”,“形象化的消息”,是消息的扩大和加
深。具体比较起来:1、形式上,消息写作的形式性较
强;通讯则比较灵活。2、内容上:消息通常只要求准
确,概括地叙述一件事;通讯可以详尽地叙述新闻事件
地全过程,写较多的人和事。3、表现手法上:消息采
用概括叙述加举例的方法报道事件;通讯则在叙述的基
础上灵活地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渲染气氛
刻画细节,增强报道效果。4、时效上:消息快;通讯
较慢。5、篇幅上:消息短;通讯较长。6、外部形式
上:消息有电头;通讯无电头。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
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
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
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
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
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
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
集团。
阅读要求
①注意标注出重点字词的
读音;
②圈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起因,
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读准字音
烧灼
桥头堡bao
地窖jo
匍匐
腋下ye
拂晓元
瓦砾
颤巍巍ve
鞠躬
儿gong
解释词语
烧灼烧,烫,使受伤。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
有。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
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恭敬庄严地站立着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
日晚上到第二天拂晓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一个方场上。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五个苏联红军
(包括烈士契柯拉耶夫)
起因:五个红军要去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而其
中一名战斗(契诃拉耶夫)牺牲在必经的
块方场上。
经过:老妇人掩埋士兵
结果:一位有斯拉夫母亲的喜烛点在苏联士
兵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米
1、靖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娓
。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事?
明确:南斯拉夫老妇人冒
着生命危险埋葬苏联红军
烈士。
老妇人是一个志样的人动作
米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
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爬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
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年老体衰
⑨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跪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
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
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行动不便
想象:老妇人做这些肘会是什沉痛哀悼
么样的心情。
蜡烛1使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