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任务驱动型作文
1. 知识储备
(1)理解概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2016年才出现的一种作文形式。是指命题者提供现实性材料,创设真实情境,呈现对立问题,增加任务型指令,要求考生按照指令完成写作任务、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的作文测试形式。
可以这样理解,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改造版”“升级版”,是增加了任务指令的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要求考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对于学生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2)文体要求
议论文
熟悉议论文的文体特征、结构特点、论证方法
(3)常用结构模式
引 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 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 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通俗来说:一是直接或者间接复述材料引出观点;二是分析原因、危害、影响等;三是联系现实;四是提出解决办法。
能力要求: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对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的搜集、汇总和分析,尤其是2015、2016、2017、2018年的高考作文,明确此类作文的特点。
平时注重此类作文的训练,在训练中逐步强化各种能力的培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7全国卷Ⅲ)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点明了命题的背景;第二句从教育改革、社会进步这两个“大”的层面指出了高考的意义,意在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考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第三句从个人梦想、家庭期许这些“小”的层面指出了高考的意义,意在引导考生表达在备战高考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第四句分号前的内容上升到时代的高度,分号后的则回到高考考场,一个
“你”字,拉近了作文材料与考生的心理距离。
本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也引导整个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忆往昔,展未来,理性地探索高考4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从而将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如此高考,休矣!
——我看高考
四川考生
据《重庆晨报》报道,2017年4月中旬,因不满主管部门对违招行为“选择性处罚”,四川绵阳南山高中的上百名教师到市教体局和市政府“讨要说法”,揭开了一些名校炒卖优质生源、四处“挖墙脚”的招生黑幕。
读罢这则消息,我不禁哑然,难道“性相近,习相远”的古训错了?难道打造名校靠抢生源?难道上了名校就能成才,不上名校就成
任务驱动型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