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驳读书无用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潘穗琳 ********** 1286-3班
驳“读书无用论”
我对于“读书无用论”一直是持反对意见。
我一直相信,只有用不好知识的人,没有不好用的知识。作家刘墉说过:“这世界上可能有投资而落空的事,却没有白做的学问。”
一,界定标准。
我认为关键在于对“有用”和“无用”的界定认识。我理解的是,我不喜欢但有利于我,为“有用”;我喜欢但暂时看不见它的物质效应,为“无用”;我不喜欢且无物质效应,且给我带来危害,为“垃圾”。同样是垃圾,如管理学,于你或许是“垃圾”,于我是“有用”。如日语学习的书籍,于你或许是“垃圾”,于我是可能“有用”,但一定“无用”。我为了兴趣而看,非有很强烈的目的。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不学是否有严重后果,如果有,就不能算“无用”。比如大学必修课,再不喜欢,只要你还想顺利毕业,它就“有用”。
另外,有用无用不是你现在能知道的,举几个例子:
经济学的本科生常常会觉得数学以后没用,结果一不小心读了硕士,发现尼玛到处要用数学,会不会后悔本科时没有好好学数学?
自己去的是民营企业用不到英语,结果公司不断壮大出现了出国外派的机会,面对自己寒碜的英语你好意思申请么?会不会后悔上学时没有好好学英语?
不少学理工科的人觉得语文没有用,结果工作后总要写汇报,升职了还要做演讲,你说语文有用没用?
所以,不能说我们读书无用,因为你不知道所学是否有利于以后工作生活;不能说我读的书无用,因为每个人对“有用”和“无用”的范围界定是不一样的;不能说以后用不到的知识无用,因为我们需要学成然后达到毕业标准并顺利标准。
二,功利心角度
所谓读书无用,我想是基于功利心上来说的,认为现在学的知识以后不会用到,所以不必学。就算这种逻辑成立,如果每次在你发现某个知识有用的时候,你都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到够用的程度,那当然可以。但是,这种理想状况存在吗?
很多人也把有用定位技术层面的,就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的知识与技能,我觉得这些东西确实是每个人都很需要的;但是私以为,要走得更远,你还需要学习一些没那么功利的,比较基础但却是更为深层的知识。
其实反过来,功利心应该成为学习动力。因为学习会有个“反馈机制”—— 选择方向----开始投入----取得成果----建立信心----更加投入----扩大成果----增强信心……如此良性循环,这种正反馈会引导你持续前进。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各行各业所需的知识也不同,但真的没有白做的学问,现在学一些东西,不仅仅让你以后有谈资,更重要的是让你的知识体系更加健全,能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通过这样区分知识有用没用,的确是个功利的,目光短浅的,有害的,狭隘,土鳖的行为。但是现在应该思考的,并不是哪个知识有用没用,而是在现在接触到的这些知识都有用的前提下,如何安排时间调动精力学好他们的问题,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大,能用到的知识有多么多。如果你只是想做个游戏宅男,学会泡面,学会打怪升级就够了;你想只是做个耕作的老农,学会耕田除草日出而作就够了;你想只是做个你的职业领域的单纯的“工匠”,学好一些专业技术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想立足自己所在行业,成为精英,成为融会贯通的“大家”,那有用没用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学呢。
所以,我也认同“

驳读书无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9200683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