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数字化校园规划
项目概况 方主任
项目背景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现代化高等学校的标志之一,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到1999年已经有500余所大学建设了结构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并通过CERNET接入国际互联网。2002年,国内1071所各类型全日制高校中,已有900所左右成为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在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各高校在21世纪初开始建立基于URP的数字校园。2002年7月1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报告了自身的建设成果。至2002年底,我国多所高校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校园,如北京大学已基本实现了数字校园的功能,建立了IDC (校园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全校的数据和应用资源,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服务效率,并以现有校园有线网络为依托,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开放了4个IP网段,总计能够提供近1000台计算机同时使用无线网络,基本上覆盖了校园内移动用户比较集中的公共区域。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内首创提出的大学资源计划 (URP , 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 的理念和数字校园建设模式,数字化校园的技术和应用均处于,采用的技术与国际相当;中,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几乎每个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之一的重庆大学,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数字化的手段,更好的为科研、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服务,将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整体实力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物理校园网络
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达到提升和扩展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虎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重大校〔2005〕41号文“重庆大学关于虎溪校区管理模式的即虎溪数字化校园建设干意见”中提出的“虎溪校区的建设与管理以实现数字化校园为手段,服务于学校本科教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背景、情况:
学校基本情况:学生数、教师数、专业、年级、课程、发展规划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概况
项目目标
总体目标
阶段目标
12月以前…….
单位基本情况
学校各个接受服务单位的基本情况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承建单位是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网络信息中心,该中心直属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数字化校园设计、规划、建设、运行、管理。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基础网络建设、运行、管理。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卡系统建设、运行、管理。
重庆大学数字监控及报警系统建设、技术支持。
重庆大学电话语音网络建设、运行、管理。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数据托管中心建设、管理。
承担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管委会交代的其他工作。
主要职责
地理分布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
人员情况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网络信息中心编制为5名。具体人员组成情况如下:
姓名
职务
岗位
学历
方蔚涛
副主任
在读博士(计算机学院)
汪显伟
基础网络管理
在读硕士(计算机学院)
李珩
信息管理
在读硕士(软件学院)
胡月
应用系统管理
在读博士(计算机学院)
建设内容 方主任
平台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基于四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数据接口、统一的数据通道、统一的数据管理。为各种数据的访问、交换、使用提供一个统一的物理支撑环境;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文件通过数据中心统一实现交换和共享;数据中心纵向沟通了国家教育部、省市教委等学校上级管理单位,横向沟通其他高校的相关业务部门,为构建统一的数字化校园提供坚实基础;集中学校各业务部门的基本业务数据,并进行统一的数据安全控制和异地集中备份。
公共数据库建设
公共数据库的数据由五类数据构成:公共基础数据、公共服务数据、业务数据、宏观决策与监测数据、交换数据,这些数据应分别采用独立的形式存储于多个逻辑数据库中。
公共基础数据指在各个业务系统或多个业务系统中使用的公共数据,如机构数据、教职员工基本信息数据、学生基本信息数据等公共数据和诸如民族代码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数字校园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