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冰川地貌类型表.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冰 川 地 貌 类 型 表 
类  型 
基 本 特  征



貌 
 
冰 斗
三面为陡崖包围的簸箕状盛雪洼地、由冰斗底、冰斗肩、冰斗壁和冰斗坎几部分组成,多发育在雪线附近
围 谷
(粒雪盆) 
是由数个冰斗汇合而成的规模巨大的洼地,呈半圆形,三面为陡坡,坡上有时发育着冰斗。底部平坦或略倾斜,出口和幽谷相连,常残留有湖泊,又名冰窖
鳍 脊
两个冰斗或冰谷间所夹的山岭,被侵蚀而成的尖锐陡峻的山脊,又叫刃脊
角 峰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冰斗之间所夹的山峰,呈金字塔状,孤立而尖锐
冰川谷
横剖面一般为“U”字形,谷底宽平,谷坡陡峭,壁上有冰蚀擦痕和磨光面。纵剖面常成台阶状,在平面上较平直
悬  谷 
冰川谷的两侧支谷高悬于主谷底之上,高差常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
羊背石 
冰川谷底,冰蚀后残留的石质小丘,呈椭圆形,其长轴的方向就是冰川流动方向。两坡不对称,迎冰面为缓坡,较圆滑,有冰川擦痕或磨光面。背冰面为陡坡,坎坷不平
类  型 
基 本 特  征
冰川溢口
冰川达到一定厚度时,从幽谷或其它存冰洼地向侧面溢流而形成的口子
盘 谷
多条山谷冰川,汇集于山前地带,、储存的地方 


地 
貌 
基碛丘陵
(冰碛丘陵) 
冰体消融时,将所挟带的物质沉落在底碛之上,构成低矮、坡缓、波状起伏的丘陵。组成物质为冰砾土,颗粒较粗,大小不一,磨圆度不同,略具层理,有冰水沉积物的粘性土夹层 
冰碛阶地
冰川后退后,河流切入有基碛覆盖的冰川谷底而成
侧碛堤 
冰川两侧的堆积物、常沿冰川谷的边缘,成连续或断续分布的长堤
终碛堤 
冰川的末端,,其组成物质有漂砾至砂层夹粘性土,具明显的粗层理
冰砾扇 
(冰碛扇) 
由冰川漂砾堆积成的扇形地,有的是大片冰流直接一次造成,更多的是由于多次冰川作用形成
鼓 丘 
分布在终碛堤的内例,椭圆形和狭长形的小丘,其长轴和冰流方向一致,尖端指向下游,大小不等,富含粘土,无层理,有时夹有有层次的沉积物,有的鼓丘的核心是基岩
类  型 
基 本 特  征
冰 


貌 
冰水扇 
冰融水在终碛堤上冲开缺口,由冰水沉积物构成的扇形地,由砾石、砂和粘土组成,有一定的分选性和层理,含有大漂砾 
冰水平原
在冰水扇外,冰水沉积物大量沉积形成的宽广平原
冰湖三角洲
冰川融化汇成冰前河流,注入静水的冰湖时形成的三角洲,多由砾石、砂粒夹粘上组成。在湖盆中则为冰湖沉积,因气候变化多形成粗细相间、层理显著的湖泥(纹泥、季候泥)
冰砾阜
平顶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土丘,边坡陡直,~2公里,高度5~70米,靠近终碛堤成群分布,由有层次,分选好的细砂、亚粘土和卵石组成,上部常有漂砾和砂粘土盖层,冰碛物里透镜体分布于冰砾阜内部 
锅  穴
圆形凹地,直径几米至几十米,个别达千米,深约数米,个别的深达50多米,由冰水沉积物中埋藏的冰块融化沉积物坍陷而成,常成群串列,与冰阜小丘同时出现,称为阜丘锅穴
冰砾阜阶地
冰川两侧融化较快,堆积着有层次的冰水沉积物。冰川融化以后,突出于冰川谷的两例,似阶地。顶部平坦、略向下游倾斜
蛇形丘
顺冰水流动方向的狭长而曲折的岗地,如蛇形,两坡对称,坡度较大(30
类  型 
基 本 特  征
o~40o),丘脊狭窄,丘顶平缓,高达15~30米,甚至70米,长度几十米至几十公里,组成物质为成层的砂砾,偶夹冰债层透镜体

冰川地貌类型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1-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