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降低本钱赚高利润.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企业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2007-03-16 15:29:22)
成本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包括以产品的研究、试验、设计、试制、生产制造到报废淘汰为止的整个使用期间的成本,是制造成本(含研制和生产阶段的成本)与使用成本(包括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的总和。这也是广义的成本概念,而广义的成本管理也称现代化成本管理是指管理方面对任何必要作业所采取的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其包括了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狭义的成本是指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而狭义的成本管理亦称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产品为核心,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而忽视投产前的开发及设计成本管理。
我们所说的工业企业的成本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建设成本,又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是工业产品全过程的资金耗费,而非生产成本。因此,成本管理应是全过程的管理,降低成本的途径应在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中寻求。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亦是降低成本的前提。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管理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管理,不应只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物质形态的循环过程,又是价值形态的循环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成本管理不是单纯的价值管理或实物管理,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价值管理要求企业通过科学的成本预测来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严格准确地核算成本,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成本,促使企业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实物管理包括产品性能、结构的科学设计,工艺方案的合理采用,适当生产规模的确定等,以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微利时代”,一些企业家深切地感受到,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面临的竞争挑战,就是价格竞争,实质上是一场成本竞争战。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仅仅是取得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取客户,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在高质量前提下实行低价格竞争,而低价格是建立在产品低成本的基础之上的。基于这种考虑,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成本竞争。
归纳这些成本竞争的手段,主要是:
1、围绕目标成本,实施管理创新。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成本以降低售价是提高企业经营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目标成本管理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使企业形成一种内在的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先根据市场定出价格,再根据价格减去一定利润得出成本的控制目标。这就是邵钢“模拟市场核算”的核心内涵。国内一些企业通过学习应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标成本管理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也层出不穷,目标成本管理唯有创新才有生命力,这将成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2、借助费用控制,严格成本管理。我国有很多企业从费用控制入手加强成本管理。从指标设置入手,将各种生产与管理费用一次性输入到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形成漏斗广口;然后实施单指标逐级包保,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分项控制,转为由专化综、由宽及窄的流势;最后,按照预期的费用控制目标由漏口输出。这种漏斗式成本管理调动了企业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严格费用管理,企业的成本竞争意识增强了,广大员工之间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机制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3、围绕规模效益,努力降低成本。围绕规模降成本、促效益是国内外企业共同的成本竞争战略。只有实现大批量规模生产,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最大可能地降低售价,以增加销售额;相应地,经过销售额的扩大,又进一步扩大了产量,进一步降低成本,在成本降低之后,立即降低售价,再次带来销量的增加,再次扩大生产规模。这种规模、成本、低价、规模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加强市场价格竞争的基本形式。
    在进行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处理好多品种生产与大规模生产的关系。在竞争十分激烈,必须降低成本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应考虑以少品种的大批量集中生产,实现低成本低价格取胜的市场竞争战术。因为,生产品种过多,间接成本费用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就会相应上升。一般说来,生产品种数增加1倍,单位成本中的间接费用相应增加30-40%,同时也会影响原材料成本。据有关专家分析统计,每一种原材料或外购零部件增加两倍,采购费用下降5-10%。如生产品种减少一半,仅此一项,劳动生产率就可提高30%以上,包括原材料成本在内的总成本可以节省17%。但是,如果大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衔接点上处理得当,同样可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的最佳生产经营效益。
4、围绕科技进步,降低产品成本。企业成本竞争必须充分贯彻技术经济原则,

降低本钱赚高利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65784244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