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力规划
目 录
一、 现状与挑战 1
(一) “十一五”环保工作回顾 1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三) “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
二、 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9
(一) 指导思想 9
(二) 基本原则 9
(三) 编制依据 10
(四) 主要目标 11
三、 主要任务 12
(一) 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
(二) 以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15
(三) 以污染物减排为重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8
(四) 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农村及土壤环境保护 21
(五) 强化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 24
(六) 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为重点,提升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25
(七) 同保共育,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27
(八) 严防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29
(九) 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31
(十)加强珠中江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 33
四、 主要措施 35
(一) 机制创新,提升环保综合决策与协调能力 35
(二) 政策先行,持续综合推进环保法规体系建设 37
(三) 政府引导,培育健康环保产业市场 38
(四) 科技引领,加强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38
五、 重点工程 40
六、 实施保障 40
(一) 加强组织领导 40
(二) 分解落实任务 40
(三) 强化评估考核 41
附表1江门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指标
附表2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附表3固体废物处理重点工程
附表4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附表5核应急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一、现状与挑战
(一)“ ^一五”环保工作回顾。
“ ^一五”以来在江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不 断提高的情况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治污减排 能力全面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虽得到控制,区域环境质虽 有所改善。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全市环境保护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提高,由“十
五”%提高到“十一五”%。先后建 成台山市台城污水处理厂、开平市迳头污水处理厂、新会东郊 污水处理厂二期、鹤山第二污水处理厂、恩平污水处理厂、江 海污水处理厂,县级以上城区已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全市 14个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入运行。目前,全市已
建成或基本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26座,日处理能力
万吨,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60%以上。
大力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和配套环保设施建设。
2007年,对市区大推车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整改,增加了渗滤 液强化处理工艺和填埋气体导出集中燃烧系统;鹤山市马山生 活垃圾填埋场改造扩容工作已经完成;市区旗杆石生活垃圾填 埋场已投入运行;台山、开平、恩平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正在加 紧建设。
全市739家工业污染源建成了污染治理设施,其中废水处 理设施732台(套),废气处理设施1089台(套),工业废水 ,工业废气处理能力达到 标立方米/小时。
污染物排放总虽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H保持稳定。
“十一五”以来江门市将污染减排与治污保洁工程、 珠江水
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专项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污染减排 工作:一是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削减化学需氧虽 排放虽;二是以火电厂脱硫和关停小火电机组为核心,肖U减二 氧化硫排放虽;三是以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推进工业 污染减排;四是以严把环保准入关为手段,从源头控制污染增 虽;五是建立健全污染减排台帐,加强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建设。各项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按期完 成省下达江门市各年度和“十一五”的总虽减排工作任务。
污染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乂好乂快 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 ,但是化学需氧虽、二氧化硫排放H显著削减,分别比“十 五”%、% ;环境质虽总体仍然保持稳定: 西江、
潭江两大江河干流水质基本控制在□至III类标准, 2010年地表
水1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标率为 %,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
100% ;各级饮用水水源得到有效保护, 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
标率100%。空气质虽保持良好水平, 2010年市区空气质虽日
%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收颗粒物均符合 国家二级标准。
城镇河涌整治深入推进。
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督办、落实潭江水资源保护和 办理市人大饮水安全保障议案等工作为抓手,各
江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