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节节麦措施论文
摘要:总结了节节麦的发生特点、特征特性及传播规律,介绍了节节麦的识别办法,并提出了防除措施。
关键词:小麦田;节节麦;特点;识别;防除
节节麦自20世纪后期传入灌南县以来,因该草小穗头极易逐节自然脱落掉入土壤,成为田间主要感染源;加之分蘖力强,繁殖率高,遗传基因亲缘关系又与小麦相近,人工药后防除效果都不理想。致使其扩散蔓延速度较快,田间种群密度逐年增加,在麦田内与小麦争夺水肥和光照,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正确识别,及时防除十分必要。
1节节麦的发生特点
。冬小麦田节节麦出苗有2个主要时期:一是秋季出苗期,主要在小麦播种之后,于10月上中旬至11月初,形成冬前出苗高峰;二是翌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出苗深度不同,据在大田调查,发芽出苗的节节麦种子主要集中在3~8cm的土层中。
。节节麦在冬小麦田主要以幼苗越冬,也可以种子越冬。秋季出苗的节节麦冬前产生分蘖,一般分蘖3~4个,多者10个以上。分蘖幼苗和单株幼苗都可以越冬,很少死亡。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未出苗的种子还可出苗,越冬幼苗还可产生分蘖,主茎和分蘖一般都能抽穗结籽。
。节节麦的分蘖能力强,生长旺盛。据调查,春季节节麦一般每株10~20个分蘖,最多达每株32个分蘖。且节节麦的发生量随水肥条件的改善而增加。
2生物学特性及传播途径
节节麦以种子传播繁殖,种子发芽所需最低积温比小麦高,出草时间比小麦晚,10月下旬至11月形成出草高峰。节节麦分蘖力极强,单株分蘖一般3~12个,最多16个。抽穗及颖果成熟期比小麦早,每穗结实粒数一般28~40粒。其传播途径主要有3个:一是随小麦种子传播。尽管节节麦成熟期比小麦略早,并逐节脱落,但每年仍有部分成熟偏晚的节节麦混杂在小麦种子中,农民在自由购换这些未经严格机选和检验的麦种时,即可造成远距离传入。二是随风雨、水流传播。多数农户将从田间拔除的节节麦随意丢在田头、沟边、路边,其种子极易随风雨、水流近距离进入相邻农田。三是随土杂肥再入田间。清理出的节节麦种子倒入肥堆或沤粪池后,因其颖果外壳皮厚质硬,难以充分腐烂,随肥施入田间后,其种子能正常生长,继续造成危害。
3节节麦的识别
节节麦属禾本科山羊草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秆丛生,幼苗期及生长在路边的节节麦有时伏地,拔节后斜上或近直立生长。节节麦幼苗期基部呈紫红色,幼叶初出时卷为筒状,展开叶为长条形,叶片狭窄且薄,~,不到小麦平均宽度的1/2;~,接近小麦平均厚度的1/2;抽穗后株高90~125cm,高于小麦3~10cm,成株期的茎秆有4~5个节间,节间长度自下而上渐长;叶片以倒2叶最长,基部叶片最短。穗状花絮,圆柱形,穗长11~12cm,每穗具8~15小穗。每小穗2~5粒种子。紧贴穗轴节间具长芒。成熟后的颖果外壳深褐色,皮厚质硬。籽粒卵状长圆形,黄
褐色,腹面具纵沟,外形极似小麦粒,但其大小及粒重仅相当于小麦的1/3左右,。
4防除措施
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要有效控制节节麦的进一步扩散蔓延,并减轻其危害,应采取以下综合防除措施
防治小麦节节麦措施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