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全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 工作思路
全力推进安全生产精益管理,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进一步深
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培训的效
果,优化落实应急管理, 夯实车间与班组基础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抓好现场5S管理、职业病防治和相关方管理,提升安全本质化水平, 实现年度安全管理“七为零”目标。
二、 目标指标
(一) 实现"七为零”目标,即:无工亡、无重伤、无重大
人身险肇事故、无重大职业病伤害和群体中毒事故、 无重大设备
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二) 年千人负伤率为零。
(三) 岗位人员职业健康查体率 100%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 岗率10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状况检测率 100% ;员工三级安全 教育培训率100%。
“七为零”目标,即:无工亡和重伤、无较大人身险肇事 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职业病伤害和中毒事故、无较大及以上 操作事故、无较大火灾事故、无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三、 主要措施
(一)深化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
1、以“两个体系深化巩固年”为契机,深化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 结合实际情况, 每季度对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一次总结评价,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
施,抓好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地, 不断提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
查治理成效,巩固建设成果。
2、 抓好“两个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四个标准化、
车间管理的有效融合。 参考我厂特色管理方式和当前安全管理形
式,进一步优化车间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管理 文化,适应我厂精益安全管理需求;根据车间“两个体系”的建 设情况,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级等方面做好与职业健康体系的 融合,在风险管控措施和检查方面做好与车间管理模式的融合,
在管控措施与隐患排查方面做好与四个标准化的融合, 促使车间
各项管理工作绩效同步提升。
3、 优化四级量化检查内容,使其符合两个体系的要求。根 据厂两个体系的优化管控措施,对照车间现有的监督检查表内 容,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修订完善,使我车间的量化检
查表既能与实际相结合, 又能符合两个体系的要求; 按照安全生
产精益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录入要求, 及时录入相关信息。 充分发
挥系统作用,认真做好基础管理、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应急管 理、现场5S、风险管控、职业卫生等主要工作,发挥好系统平台 作用。
4、 强化风险分级管控的落实,构建形成“五位一体”的风 险管理长效机制。以车间为主导,全员参与,针对行车各系统、
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 进行超
前风险辨识,风险分析评估,持续优化车间管控方案、管控制度 和监督检查机制。组织班组、岗位按操作步骤、设备单元、属地
区域进行危害识别, 把风险控制措施融入到岗位职责、 操作规程、
隐患排查表、应急处置卡和培训矩阵中,构建形成“五位一体” 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5、 落实管理责任,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在隐患排查治理
上,以车间和班组检查为主体,进一步规范车间级的检查。在四级量 化检查的基础上, 车间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 的事故隐患排查,重点是对冶金吊、熔融金属吊运、指挥与配合等项 目进行综合安全检查。 每周根据设备运行实际情况,确定专项检查
项目,由车间领导分工带队, 组织专业点检员、行车工深入现场进
行检查, 对排查出的问题, 全面按照闭环管理的要求,进行整改和 落实。继续推行“行车工交接班点检、点检
员专业巡检、车间级专项检查”设备管理模式,实现隐患排查治 理全覆盖。
6、 推进安全本质化项目的实施,提升风险管控效果。持续 推进本质化安全改造项目的征集、立项、实施,对具有明显实效
的项目推荐参加厂安全本质化改造项目的评选, 提高各班组对安全
技术应用和本质化改造的积极性。 积极研究和借鉴先进单位安全控
制措施,提高风险防护和管控水平。
7、 持续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的全员教育培训。一是积极组织
班组长、骨干参加厂 “两个体系”系统培训, 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二是由车间制定学习计划, 对全员进行教育培训, 掌握风险点的分
布情况、风险点危险源主要管控措施, 做好培训效果的考试评价工
作。建立持续车间级随即抽查、班组逐个抽查的方式,进行强化检验。
(二)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1、强化责任意识的培育,落实人文关怀。引导全员树立和 贯彻“生命至上、健康无价”和“严是爱松是害”的思想,在关 心职工健康安全的同时,在安全管理上严格要求,有错必纠、有 错必教、有错就罚,充分利用不安全行为档案和我厂责
2019年安全工作思路与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