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墩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二、 施工方案选择
三、 塔吊设置
四、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 混凝土工程
(二) 模板工程
(三) 支架系统
(四) 钢筋工程
五、 工期安排及劳动力组织
六、 质量保证措施
七、 安全注意事项
—*、工程概况
大河沟大桥为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攀枝段 C11标段一个顺大
河冲沟走向的双线分离式大桥,右线桥址范围为: K41+~K42+ 全长为 ;左线桥址范围为 ZK42+~K42+,桥梁结构形式为右线: 6-25M+7-40M+4-25 山左线:2-25M+9-40M+3-25M,全桥设计为简支 梁桥。桥梁处在-%的坡道上,本桥右线 7# — 12顺为变截面薄壁 空心双墩,里程为K42+180-K42+380, 8#墩最高达74米;左线4#一 9#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双墩,里程为 K42+180-K42380,5#墩最高达71
米,基础设计为方型柱桩基础,最大桩深 30米。
二、 施工方案选择
桥梁分布处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高差达 50多米,施工便
道修筑难度大,施工条件相对恶劣,这就要求施工方案必须解决垂直 运输,水平运输’混凝土输送、支架模板等问题。根据本桥地形地点, 无法采用缆索吊施工,故计划采用围墩爬架配合塔吊施工。
三、 塔吊设置
各空心墩之间的跨度为40米,左右线间距为10米。右线6#、7#乔 ;8#— 12#为银江互通A匝道 接口加宽段,双墩 间距8米,左线4#、5#、6#;7#— 9#为银江互通D 匝道 接口加宽段,双墩间距为8米。根据上述情况,计划采用 5012 塔吊2台,分别布置在K42+220及K42+340左右线中间,每台塔吊 负责左右线共6个墩台的施工(后附塔吊施工平面布置图)
四、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混凝土水平输送距离最远达到 800米,垂直距离高达80米,这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较高,由于 工程处在攀枝花山区,河砂资源极少,细骨料只能采用机制山砂,细
-,属粗砂,采用机制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机制
砂无论在强度、级配、颗粒开关都无法与河砂相比较,容易泌水,流
动性差,这无形中增加了远距离泵送混凝土的难度 2、机制砂含粉量 比较高,吸水比较大,这就要求增加水的用量,水灰比增加,混凝土 强度下降。3、机制砂的比表面积较大,摩擦力增加,需要较多的胶 凝材料,增加施工成本针对以上问题,在考虑技术可行及经济合理后, 通过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采用了以下针对措施解决混凝土和易 性问题:。 2加入
1级粉煤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增加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提高细骨料中 细颗组分,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成本,
3、加入高效缓凝减水剂,降低水灰比,防止混凝土裂缝,保证强度。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及混凝土的可泵性, 采用了以下 施工措施:1、施工前对砂、石、水泥等原料的产地进行考察,对原 材料进行试验检查,保证原材料合格;碎石采用硬质岩石类岩打制的 碎石,洁净无杂质,级配良好;外加剂选用正规厂家产品,并经检验 合格;墩身混凝土使用同一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同品种 脱剂,以保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2、严格按配合比施工,砂,碎 石,水,粉煤灰,减水剂计量采用白动计量设备,配料偏差粗、细骨 料控制在士 2%之内,水粉煤灰,外加剂控制在士 1%之内,3、增加 搅拌时间,搅拌时间由设计的2分钟增加至3-4分钟。4严格控制 减水剂掺量及混凝土用水量,坍落度控制在 8cm-12cm之间,不满足 要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5、认真做好施工配合比,根据机制砂中含 有大于5mm的石子含量,合理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保证砂率满 足混凝土的泵送要求。6、必须做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合理调整混凝 土的加水量,保证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6M2碌运输罐车运输水平运距最大 800米, 、碌数量约25M3左右,混凝土垂直 ,为保证施工进度,25米墩 高以下每节碌数量较多的施工段,汽车碌天泵施工, 25米墩高以上
施工段利用塔吊吊运施工,每节碌浇注时间控制在 6小时内。
混凝土的浇筑,考虑到墩身高度较高,单个墩柱碌一次成型难度较大, 必须分次浇筑成型,碌浇筑尽量减少工作缝,接缝严密平整,并保证 前后浇筑碌的外观一致,墩身、台身未达终凝前,不得泛水。在碌浇 筑时,设有坚实稳固的工作平台,在浇筑过程中,应设
薄壁墩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