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初探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进,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客观上,中职生整体的文化起点低于同类的普通教育类的学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职生群体中具有学习困难、或职业思想困惑、或心理发展矛盾、或行为极端等问题的学生不少,而中职问题学生的管理和转化,直接关系着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类学生的教育问题:
一、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
新学期开始后,新生从原来的各个学校汇聚到了职中,而对新的学校,好奇心与期望好的开始的想法交织在一起,他们都想重塑形象,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抓住这一时机,首先在开学第一周起就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然后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详细阐述职中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毕业后就业的重要性,提出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比如争做“行为规范人”“文明礼貌人”等,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使他们做有标准,学有所样,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按学校的要求,每一周评比一次,将一周中无迟到早退现象,遵守纪律好的学生评为“行为规范标兵”,对模范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奖励考核分,没达到要求的指明存在什么问题,并要求改正,在这种监督考核之下,我所带班级学生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项艰苦的、长期的工作,我们应高度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即要有明确的要求,周密的计划,是我们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其养成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既不能大刀阔斧,也不能快刀斩乱麻。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炼,加强修养而形成的。若要常抓不懈而又不浮于口头,流于形式,我认为必须加强监督。设岗监督是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力度的有力保证。加强岗位监督, 不但可以及时表扬好行为、好作风,及早批评、制止或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可以经常获得反馈信息,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监督岗分两个层次:学校监督岗和班级监督岗。学校监督岗由行政领导、值日教师、值勤保安与学生会成员组成,负责监督全校学生上午、下午、晚习上学和中午午休情况。监督内容包括:佩戴校卡穿校服,衣着打扮,发式,课间纪律,放学纪律,精神面貌,安全等。班级监督岗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值周班干部、值日学生组成,负责进行班级量化管理与学生量化管理的监督工作。具体监督全班学生的课前准备,课间,课余活动,两操,上课纪律,卫生班容,安全礼貌等。像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监督,既发挥了自身的特殊作用,把不良的行为习惯扼杀于萌芽之中,又巩固了贯彻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趋向经常化,实现常抓不懈的目的
三、开展自我批评,逐步完善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我批评”贵在自觉、主动地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过失,进而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决心,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农村职业中学的学生无可厚非来自于农村,大多数父母忙于农活而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疏于管教,出现很多的“陋习”现象并不奇怪。而要矫正他们“陋
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